在华外国人身份之辩:打击“三非”引发的误解与沟通

2012-05-30 20:25: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拿着护照和租房合同,Mike Jones上朝阳区双井派出所报到去了。

这个26岁的美国人从2008年以来就呆在中国。要不是北京今年5月15日发布了清理“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外国人的通知,他从来没觉得有必要去公安局登记。

不过现在,这个自由制片人说他从洛杉矶回中国第一件事就是去派出所“自首”去。

“我还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说清理三非的事,然后忽然想起我搬家以后还没有按照要求去派出所注册新的地址。我可不想惹上麻烦,”他说。“每次中国政府说‘打击’什么什么,他们都是较真儿的。”

在派出所的“外籍人士暂住注册处”,警察检查了Jones的护照和签证,把他的个人信息和新住址输入电脑,给了他一张公安局注册卡。整个过程只花了五分钟。

“记着随时带着注册卡和你的护照,以便接受日常检查,而且你要是喝醉了可以把注册卡给出租车司机让他送你回家,”警察郑重其事地告诉Jones。

双井地处泛CBD区域,现代化气息浓厚,警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派出所发放了大量的注册卡,因为附近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她还说望京的南湖派出所是北京发放注册卡最多的地方,因为那里居住了大量韩国人,人称“韩国城”。

根据北京市出入境管理局的报告,2011年的“三非”案例中,韩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公民的数量占了前五位。去年全国一共处理了2万起“三非”外国人案例。

但是清理活动引起了在华外国人群体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29岁的法国小伙子Ismael De Pierrepont在北京做市场工作。他说他好几个朋友在三里屯被查了证件。“有个朋友没有带,只好偷偷从后门溜出去,”他说。“从此我都随身带着护照。”

编辑: 陈笛 标签: 老外 三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