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意总理“上榜”美2011年《贩卖人口报告》|世界第70亿人降生在菲律宾 联合国拒高调庆祝|美军新一代无人机将试飞 可连续飞行4天|
中国日报精选>特稿
周游,横跨中奥两国的知识精英
2011-11-01 10:00:03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1日报道:奥地利小伙子周游原名康斯坦丁·霍尔茨(Constantin Holzer),是中国人民大学2011级博士新生。过去一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执教期间,他熟练掌握德、英、法、中、西、俄的语言特长让学生们颇为着迷。

这位27岁的奥地利知识精英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经历,横跨中奥两国:他200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又参加维也纳外交学院为期一年的外交官培训项目,2010年顺利毕业。

而今的他,正在同时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博士双学位。

周游在本周一(10月31日)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是两名分别来自奥地利和中国的知名学者带我入了汉学研究、绿色经济研究的‘门’。”

奥地利著名汉学家、维也纳大学副校长魏格林教授,自他本科起就担任他的导师。

而中国人民大学专攻国际发展研究的杨志教授是与周游2009年在维也纳结识的,现在他们早就从朋友关系发展为师生关系兼同事关系。

尽管读完研后又在维也纳大学这个“奥地利外交官的摇篮”深造了一年,周游还是决定在2010年回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签约一年,在教书的同时从事研究。

低碳是现今国际上政治界、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周游表示,绿色经济对于中国和欧洲来说,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潜力、作用巨大。“这也是我在中国留下继续研究的原因,”他说。

中国的“禁塑令”令周游印象深刻,他表示,有一部分欧洲国家在禁止使用塑料袋方面做得还不如中国。他说:“中国和欧洲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吸取经验。”

奥地利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比中国起步的要早,比如在粪便处理、沼气化等领域;而奥地利向全民普及低碳教育的做法也值得中国学习。

周游表示,中奥两国共享、交流智慧成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双边经贸发展,并指出,中国作为人才大国,在节能技术研发方面潜力巨大。

对于两国间青年如何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强协作,周游表示,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社交网络是加强沟通的好平台。

如今,中奥两国民间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在双边合作、人员交流方面生机无限。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今年资助了10名奥地利学生来华攻读研究生,周游就是其中两名博士生之一。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陈杭柱表示,奥地利来华深造的留学生就读专业近五年间有了很大变化和丰富。

陈杭柱说,五年前大多数人来是为了学语言,现在来的学生有很多是研究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

与此同时,中奥两国也在为奥地利民众接触中国语言文化而牵线搭桥。

周游表示,他汉语的熟练使用以及对中国的感情,可以追溯到2004年他第一次来中国时。

当时的他参加了奥地利政府组织的海外支教项目,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SOS国际儿童村执教一年零两个月,在这期间他的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1-11/01/content_14012775.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陨璧    陈佳    编辑   邓睿)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灵验!被"诅咒"的珠宝
它们耀眼绚烂,有着及其魅惑的吸引力,可是它们是被诅咒的,给佩戴者带来无法摆脱的厄运。 >> 详细

论坛
收藏于日本的十大中国国宝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是日本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