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yle="WIDTH: 1000px; HEIGHT: 532px" title=""/>
"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03px" title=""/>
"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40px" title=""/>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9日报道:3月1日、2日,一部囊括国家文化部 “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大殊荣的精品剧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文化厅重点主抓、柳州市倾力打造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唱响。
《八桂大歌》的执行导演、柳州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叶苗壮说:“从2003年4月首演至今,《八桂大歌》剧组已先后赴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郑州、兰州、武汉、成都、广州、深圳、香港、银川、包头、南宁、桂林、梧州等地演出,足迹遍及20多个省市,总共上演了426场,几乎演遍中国。”
《八桂大歌》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千手观音》编导张继刚倾心打造,全剧共分为“劳动篇”和“爱情篇”,以30多首具有浓郁广西民族风情的民歌为主,辅以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服饰,让节奏跌宕的歌声与画面完美组合,演绎和礼赞八桂大地上苗、瑶、侗、壮、京各族人民古往今来的风采。
提到最初的创意,叶副院长表示:早在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提议搞一台集广西壮、苗、瑶、侗、京五个少数民族原汁原味风情的剧目《八桂大歌》,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在全国舞台艺术角逐中不断夺得大奖的柳州市。
对于《八桂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叶副院长表示,当时张继钢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时,就决定创造一种既不是“剧”,又不同于一般歌舞晚会的艺术样式。“八桂指广西,大歌指广西历史丰厚的民歌积淀。广西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歌曲优美,张继钢导演对“民族音画”的形象比喻是:让观众在剧场里看《八桂大歌》,就像看立体电影一样有流动感,可以看到广西各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最终,他想到了音与画的结合。”叶副院长解释道。
“从接到这个任务开始,我们就在全区征集歌词,深入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最终从60多首歌里确定最后的30多首。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坚持“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人民的形象”,歌词一出来就要“打动人”,要追求一种寓言式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格。接下来写歌时,只能在它的原貌基础上稍作调整,还其精髓特色。”叶副院长补充道。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在这块“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民歌就像文字一样。民歌容易记忆容易传播,以歌代言是普遍现象。无论表扬批评、娶妻生子、见面会友,广西少数民族都能用歌声代替语言。于是,《八桂大歌》里就有了节奏豪迈的“劳动当歌”和“壮家甘蔗林”,轻快悠扬的“插秧耕田”和“桃谷闹丰收”,反映姑娘心事的“十画想郎”和“瑶家姑娘要出嫁”等。还有表达年轻男女的爱情歌曲,如:都是情歌惹的祸、网住两条鱼、摆呀摆、婚典、月亮里头有个你……。“民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得到积累和更新,体现了淳朴的民间思想和幽默感。比如说《醉酒·酿酒》、《听房》、《骂情歌》都是源于生活的作品。”叶副团长说。
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八桂大歌》的灯光舞美,把绣球、晒禾架、大榕树等极具广西符号的布景道具投射到可并可分的旋转舞台上,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京族情歌的浪漫交织在不同的场景里,1000多套多彩的民族服饰、400多件胸饰首饰,随着演员的曼妙舞姿,把歌舞和音画推向极致。
柳州市艺术剧院负责服装管理的钟燕珍说:“本次演职人员多达168多人,为了保证演员服装、服饰的搭配无误,我们每天都要对比演员提前到场,检查服装及头饰,11个节目里每个节目的每个演员的服装、服饰和鞋子的搭配,我们都必须记住,有时候我们还要帮演员换服装,有时候要求30秒,就要把演员上一个节目的衣服换下来,再换上下一个节目的衣服。不仅如此,哪件服装,头饰有破损,我们就必须马上补好,我们有的同事手都磨破了。”
“在所有的道具中,最重的就是这个可并可分的圆形旋转舞台,它一共由两部分组成,底下的大圆直径是14米,上面的直径是10米左右,拆下来一共有3吨那么重,要用9米长的车才能把它装完。”负责道具的黄喜培队长说到,“演出前一天,为了节省时间给舞蹈演员进行排练,我们24小时不眠不休,把舞台搭建了起来。”
《八桂大歌》里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演员,执行导演叶苗壮说:“当初挑选演员时候,都是从剧院本来的演员里挑选的,并没有特意挑选是少数民族的演员。演员里有壮、侗、苗、京等少数民族,虽然有些民族的生活习性不尽相同,但是大家在排练相处的日子里,都像一个大家庭,极其融洽。”
“八年了,我们有很多演员因为年龄关系退出,也有很多新的演员融入进来。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对《八桂大歌》的这份热爱,曾经有演员说,不管表演多少次,都还觉得没看够。比如我们剧团年龄最大梁志坚,今年已经54岁的他,他从首演时候就一直参与《八桂大歌》的演出,一直到2010年退休。这次是重新返聘回来参加《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的。还有演唱《侗族大歌》的杨光春,是柳州侗族人,当时她在大龙潭唱歌,是《八桂大歌》创作组在采风时候发现的,之前她没有经过任何音乐上的培训。她也是从《八桂大歌》首演开始一直演到现在的。”
“这次知道能来国家大剧院表演,大家都很兴奋,但是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们在来之前就加班加点的三班倒地排练,我们有个女演员,怀孕了都不知道,一直到快来北京时候,才发现的,遗憾得不得了。”叶副院长补充说。
在《八桂大歌》的演出团队中,只有10岁的袁可欣是第二次参与演出,作为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一名4年级学生,她是在参加2010年柳州市春节晚会演出时候,被《八桂大歌》导演组发现的,这次来国家大剧院演出,学校给了很大的支持,她说:“学校还批准她演出完了之后留在北京玩3天,落下的课,回去后老师再给补上。”
尽管每天早上8点就要到剧院彩排,一直要呆到晚上1点多,但是她并不觉得辛苦,“爸爸说如果我表现得好,就在演出结束后带我去天安门,长城和故宫玩。”
《八桂大歌》每一首歌就似一段生命历程;每一段舞,就如一幅生活的素描。歌与舞的完美结合,这就是民族音画的独特魅力。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3/09/content_1213911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周黎明 黄昭华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