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米歇尔热度超奥巴马 获评“最温暖政治人物”|老贝再次启动“面子”工程 政要们整容不稀奇|23岁罗马尼亚妇女成全球最年轻外婆|
中国日报精选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闪耀京城
2011-03-09 06:55:52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闪耀京城<A href=" style="WIDTH: 1000px; HEIGHT: 532px" title=""/>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闪耀京城<A href="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03px" title=""/>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闪耀京城<A href="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40px" title=""/>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9日报道:3月1日、2日,一部囊括国家文化部 “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大殊荣的精品剧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文化厅重点主抓、柳州市倾力打造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唱响。

《八桂大歌》的执行导演、柳州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叶苗壮说:“从2003年4月首演至今,《八桂大歌》剧组已先后赴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郑州、兰州、武汉、成都、广州、深圳、香港、银川、包头、南宁、桂林、梧州等地演出,足迹遍及20多个省市,总共上演了426场,几乎演遍中国。”

《八桂大歌》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千手观音》编导张继刚倾心打造,全剧共分为“劳动篇”和“爱情篇”,以30多首具有浓郁广西民族风情的民歌为主,辅以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服饰,让节奏跌宕的歌声与画面完美组合,演绎和礼赞八桂大地上苗、瑶、侗、壮、京各族人民古往今来的风采。

提到最初的创意,叶副院长表示:早在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提议搞一台集广西壮、苗、瑶、侗、京五个少数民族原汁原味风情的剧目《八桂大歌》,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在全国舞台艺术角逐中不断夺得大奖的柳州市。

对于《八桂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叶副院长表示,当时张继钢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时,就决定创造一种既不是“剧”,又不同于一般歌舞晚会的艺术样式。“八桂指广西,大歌指广西历史丰厚的民歌积淀。广西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歌曲优美,张继钢导演对“民族音画”的形象比喻是:让观众在剧场里看《八桂大歌》,就像看立体电影一样有流动感,可以看到广西各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最终,他想到了音与画的结合。”叶副院长解释道。

“从接到这个任务开始,我们就在全区征集歌词,深入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最终从60多首歌里确定最后的30多首。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坚持“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人民的形象”,歌词一出来就要“打动人”,要追求一种寓言式的、田园牧歌式的风格。接下来写歌时,只能在它的原貌基础上稍作调整,还其精髓特色。”叶副院长补充道。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在这块“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民歌就像文字一样。民歌容易记忆容易传播,以歌代言是普遍现象。无论表扬批评、娶妻生子、见面会友,广西少数民族都能用歌声代替语言。于是,《八桂大歌》里就有了节奏豪迈的“劳动当歌”和“壮家甘蔗林”,轻快悠扬的“插秧耕田”和“桃谷闹丰收”,反映姑娘心事的“十画想郎”和“瑶家姑娘要出嫁”等。还有表达年轻男女的爱情歌曲,如:都是情歌惹的祸、网住两条鱼、摆呀摆、婚典、月亮里头有个你……。“民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得到积累和更新,体现了淳朴的民间思想和幽默感。比如说《醉酒·酿酒》、《听房》、《骂情歌》都是源于生活的作品。”叶副团长说。

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八桂大歌》的灯光舞美,把绣球、晒禾架、大榕树等极具广西符号的布景道具投射到可并可分的旋转舞台上,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京族情歌的浪漫交织在不同的场景里,1000多套多彩的民族服饰、400多件胸饰首饰,随着演员的曼妙舞姿,把歌舞和音画推向极致。

柳州市艺术剧院负责服装管理的钟燕珍说:“本次演职人员多达168多人,为了保证演员服装、服饰的搭配无误,我们每天都要对比演员提前到场,检查服装及头饰,11个节目里每个节目的每个演员的服装、服饰和鞋子的搭配,我们都必须记住,有时候我们还要帮演员换服装,有时候要求30秒,就要把演员上一个节目的衣服换下来,再换上下一个节目的衣服。不仅如此,哪件服装,头饰有破损,我们就必须马上补好,我们有的同事手都磨破了。”

“在所有的道具中,最重的就是这个可并可分的圆形旋转舞台,它一共由两部分组成,底下的大圆直径是14米,上面的直径是10米左右,拆下来一共有3吨那么重,要用9米长的车才能把它装完。”负责道具的黄喜培队长说到,“演出前一天,为了节省时间给舞蹈演员进行排练,我们24小时不眠不休,把舞台搭建了起来。”

《八桂大歌》里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演员,执行导演叶苗壮说:“当初挑选演员时候,都是从剧院本来的演员里挑选的,并没有特意挑选是少数民族的演员。演员里有壮、侗、苗、京等少数民族,虽然有些民族的生活习性不尽相同,但是大家在排练相处的日子里,都像一个大家庭,极其融洽。”

“八年了,我们有很多演员因为年龄关系退出,也有很多新的演员融入进来。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对《八桂大歌》的这份热爱,曾经有演员说,不管表演多少次,都还觉得没看够。比如我们剧团年龄最大梁志坚,今年已经54岁的他,他从首演时候就一直参与《八桂大歌》的演出,一直到2010年退休。这次是重新返聘回来参加《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的。还有演唱《侗族大歌》的杨光春,是柳州侗族人,当时她在大龙潭唱歌,是《八桂大歌》创作组在采风时候发现的,之前她没有经过任何音乐上的培训。她也是从《八桂大歌》首演开始一直演到现在的。”

“这次知道能来国家大剧院表演,大家都很兴奋,但是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们在来之前就加班加点的三班倒地排练,我们有个女演员,怀孕了都不知道,一直到快来北京时候,才发现的,遗憾得不得了。”叶副院长补充说。

在《八桂大歌》的演出团队中,只有10岁的袁可欣是第二次参与演出,作为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一名4年级学生,她是在参加2010年柳州市春节晚会演出时候,被《八桂大歌》导演组发现的,这次来国家大剧院演出,学校给了很大的支持,她说:“学校还批准她演出完了之后留在北京玩3天,落下的课,回去后老师再给补上。”

尽管每天早上8点就要到剧院彩排,一直要呆到晚上1点多,但是她并不觉得辛苦,“爸爸说如果我表现得好,就在演出结束后带我去天安门,长城和故宫玩。”

《八桂大歌》每一首歌就似一段生命历程;每一段舞,就如一幅生活的素描。歌与舞的完美结合,这就是民族音画的独特魅力。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3/09/content_1213911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周黎明 黄昭华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英女子奥运水军全裸出镜
英国奥运会水上项目女子军团,一起拍摄了一组尺度大胆的高级大片。 >> 详细

论坛
泰拳拳手的艰辛成长路
泰拳是泰国的国术,备受泰国人民喜爱,兼具健身性和实用性,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娱乐。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