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澳科学家称UFO现象或与球状闪电有关|米歇尔公布白宫今年圣诞主题|雅虎公布2010最热搜索关键词 BP漏油居首|
中国日报精选>评论
用社区报凝结新社区
2010-12-02 10:00:27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日言论版文章:城市化夺走了人们的地域归属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副教授陈凯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到。

为了更好地表明她的观点,她还读了一段自己学生的博客:“济南市小清河旁前进桥边,我家住了23年的油漆厂老宿舍两年前被推土机推倒。今天,那里耸立起一片光鲜亮丽的住宅小区,等待有钱的购房者。每当我路过那座大理石砌成的豪华小区大门的时候,我的思绪都会凝固在那里。这座新建的小区代表了一种老式生活方式的消逝,一起消逝的还有我们家与邻居们共同度过的那段难忘时光。”

社区对中国人有特殊的含义。从传统上讲,一个社区是由经常见面的居民组成的,他们会拉家常,邻里互助,共度难关是常事,一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分给邻居家品尝。天长日久,这种亲密的居住关系转化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幸存的北京胡同或者其他城市的老城区体会到这种感觉。

城市化拆散老邻居,同时也瓦解了这些与之附生的观念,陈凯说。许多家庭从老居住区搬走,与街坊邻里失去联络。即使,老故里住在一栋楼,或一个小区中,全新的建筑结构方式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对他们而言,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生活条件改善并不能补偿他们被迫告别老邻居带来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他们适应新居住环境的难度远远超过年轻人。

“拆迁户在房子被拆除时的激愤之情是可以理解的,灰飞烟灭之间,倒塌的不仅是老屋,还有他们的社会存在和居住关系。”

陈凯刚刚结束了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学院一年的访学生涯,她在那里对美国社区报进行了缜密、详细的研究。“中美社区之间的差别很大。与传统观念不同,现代中国社区的互联性往往比不上美国社区,”她说。“银行、报纸、教堂在北美一般被看做社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尤其是社区报,最能反映一个社区的精神和身份。”

有些人会说,中国的许多现代社区是有网上业主论坛的。但许多老年居民根本不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根本技能,因此无法参与论坛讨论。社区报却可以克服“数字沟”带来的影响。社区报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居民失落感的纸质媒体。老年读者通过社区报可以很好地理解新环境,缓解孤独感。因为社区报关注的都是非常具体的社区事务,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小区的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如此,社区报还可以为出版方提供相对稳定的广告来源。

“要想将一个松散社区转变为一个有组织的有机整体,首先要给小区成员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将语言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邻里互助、志愿精神和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感是团结个体的最好凝聚力。”

社区报可以帮助居民互相了解,鼓励他们参与互动,慢慢培养一种新的社区纽带。此外,以社区报为平台,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社区活动,连接人们语言和身体两个范畴内的活动”。

陈凯说,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很好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培养集体认同。更加重要的是,共同的经历和兴趣,尤其是团队协作,可以增进相互信任。政府应该鼓励业主、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报业集团在中国社区开办社区报。

陈凯特别提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组成的新社区是一个例外。尤其是农民工迫切需要的是平等市民待遇,在医疗、养老和教育领域的社会福利。只有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谈地域认同和归属。

“在中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总数达到总人口的47%,但只有33%的中国人有城市户口。这意味着将近2亿流动人口并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市民待遇,尽管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城里居住工作了十多年。”

谈过农民工群体,陈凯又回到了社区报的话题,她认为社区报连接的不仅是小区内部的居民,同时还促进了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社区报提供了居民导向的公共及商业信息,往往承担了社区传播中公共领域的角色,居民也可在报纸上发表有关其共同关注话题的观点,形成讨论和公众舆论。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社区报及时有效了解社区民意。居民也可通过这一空间向执政者表达观点和态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将在个人和政府之间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报,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交纽带,应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2/02/content_1164052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洋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日本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艺伎
在三百多年艺伎发展史上有过许多著名艺伎,她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对日本的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 详细

论坛
美国顶级奢侈品7大秘密
购买奢侈品是一门综合学科,绝非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看这些“大牌儿”背后的秘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