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俄货机巴基斯坦起飞2分钟坠毁共20人遇难|爱尔兰获援在即爆发大规模民众示威|美国务院警告“维基解密”勿公布外交电报|
中国日报精选
创新利器在手,韩再芬美国大戏黄梅
2010-11-27 06:46:12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美国版11月27日报道:纽约- 同中国其他传统剧种相比,黄梅戏的服饰扮相似乎不够华丽,它的尖细唱腔也显得缺乏节奏和旋律。然而,近日在一些西方国家,黄梅戏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黄梅戏能迈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韩再芬。正是她,在传统的黄梅戏舞步动作和唱曲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绚烂亮相。

有黄梅女王之称的韩再芬原为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的主要演员,现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是黄梅戏的重要传承人之一。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韩再芬一举成名。她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嗓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

“尽管我们的表演完全不同于美国观众在百老汇看到的演出,他们仍然对我们的演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认可。”韩再芬说。

黄梅戏,又称作黄梅调或采茶调,发源于安徽省的安庆地区,距今已有大约200年的历史。早期的黄梅戏其实是安庆的民间歌曲和舞蹈,整体上曲调高且尖细。

黄梅戏同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传统上用安庆方言念唱。通常,黄梅戏演员妆容鲜明、浓重,戏服色彩鲜艳但华丽不及京剧。

本月,韩再芬携其制作团队远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黄梅戏巡演,为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地区的黄梅戏观众们带去了一场场黄梅戏盛宴。而为了能更好的同海外观众沟通,韩再芬对传统黄梅戏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改动。用韩再芬的话说,就是一些“改革”。

其中有一出演出剧目是《徽州女人》。该剧讲述的是在20世纪初的一个生活在偏远农村的女性的故事。在这出戏中,韩再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剪掉了戏中女主人公戏服上的一对水袖。

众所周知,在中国戏剧中,戏服的水袖可长达数米。演员往往通过水袖的摆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但韩再芬表示,她剪掉水袖正是为了能让台下的观众能更清楚地看到演员细腻的动作。

《徽州女人》描述了一个女人的四个生活阶段:婚嫁、思乡、丧夫和回归家乡,每出戏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因此,演员清晰的动作和表情对台下的观众来说很重要。

此外,韩再芬还在一些自己主演的传统黄梅戏剧目里融入了新的元素。

因为黄梅戏描述的戏剧故事相对简单明了,于是她借助一些独具匠心的舞台设计和编舞来增加演出的整体的艺术效果。

“虽然黄梅戏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但为了更好的同观众沟通和联系,我们必须有所创新。而且,现在我们不仅要注意国内观众的要求,还要着眼于全球观众,比如说美国的观众。”韩再芬强调说。

对此,与演出团队同赴美国的安庆市副市长张大兴表示,韩再芬的努力为黄梅戏增添了现代化的元素。

受同为黄梅戏演员的母亲和姐姐的影响,韩再芬早在10岁时就与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她对黄梅戏的改革创新不仅受到了国内观众的认可和鼓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月,美国国会图书馆民俗文化中心为韩再芬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她在黄梅戏领域内取得的成就以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黄梅戏演员。

现任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的韩再芬,不仅要登台演出,还管理着一个30多人的团队,既要负责剧目制作,又要考虑其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平衡。

提及此次美国之行,韩再芬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观众表现出来的包容性。

“他们表现出的这种艺术形式带给他们的感动让我震惊。”韩再芬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场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说。

而曼哈顿交响乐团的音乐家兼指挥家格里高利·辛格表示,尽管演出用的是安庆方言,但表演的故事却具有普遍性。

“如果你看到两个人彼此都很生气,都不理对方,你完全能猜到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

他提到的实际上是黄梅戏《七仙女》中的一个片段。

“黄梅戏中有很多故事是关于人性的,而人性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而且,剧中的音乐很深沉,音调也很有活力。”

在此次巡演中,马里兰大学的演出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观看,是韩再芬美国巡演的高潮之一。

“我当时很吃惊,居然有那么多年轻的美国学生对黄梅戏感兴趣。”她说。

这场演出的真正的高潮出现在一名学生上台来试穿韩再芬演出时穿的红袍子。

这名被挑中的女生叫奥利维亚·布莱恩,她今年19岁,是马里兰大学戏剧学院的学生。她在现场问韩再芬自己可不可以去中国看韩再芬的演出。

“我能和你学黄梅戏吗,韩老师?”她问韩再芬。

“当然可以啊。”韩再芬回答道。

再次回忆这个场景时,韩再芬说:“我当时很激动,除了说‘好’以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甚至都觉的是不是听错了,很不真实。”

韩再芬说,她答应布莱恩是因为她希望同这个美国姑娘保持联系并收她为徒。她相信,完全不同于西方戏曲的黄梅戏必将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

“黄梅戏在我心中激发起了一种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我在其他美国戏剧里找不到的。整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都很美好,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布莱恩说。

被问及黄梅戏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未来时,怀揣创新理念的韩再芬坚定地表示: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2010-11/26/content_1161510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张语薇 编辑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日本:女孩与父亲一起泡澡
泡澡泡出亲情,这也许是 “温泉文化”之所以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一个要因。 >> 详细

论坛
盘点全球最“勇敢”的人
为爱情给14个娃当后爸、为足球违背宗教信仰……,有人说,他们是全球最“勇敢”的人。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