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0日报道:甘肃省舟曲县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两天后,救援人员依旧拿着铁锹、锄头、绳索等工具奋力营救被埋群众。
根据甘肃省民政部门的统计,截至8月9日下午4时7分,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37人,失踪1348人。
据称,这次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特大泥石流为暴雨所致,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泥石流灾害。
舟曲抗洪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的发言人表示,昨天上午8时18分解放军兰州军区工兵团对堰塞湖阻水桥实施了水下爆破。爆破实施后,武警水电部队进行机械开挖,现场观测,堰塞湖下泄流量约每秒95立方米,舟曲县淹没街道的水位明显下降。上午9时34分和10时20分,工兵团再次实施了爆破。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舟曲县境内仍有降雨。有关部门担心堰塞湖决堤会造成更大灾害,因此已经将下游的数千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舟曲县大部分低层建筑在这次泥石流中遭到破坏。8月9日上午9时50分,被困长达36小时的71岁老妇杨金凤被救援人员从4层小楼的废墟中救出。
温家宝总理在泥石流爆发后,第一时间乘直升机亲赴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8月8日晚,温总理救援鼓励人员坚持搜救被埋群众,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轻言放弃。
温总理指示要尽快确定被埋群众最多的地区,迅速清理淤泥。特别是要尽快抢通道路、电力、通信等,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
温总理说,“要把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好。”
目前舟曲县的饮用水极为短缺。当地政府对白龙江的水质进行了检测,判断白龙江是否在泥石流中遭到污染,以决定江水可否供当地居民饮用。
8月9日,除当地运水车运来的5吨水外,红十字会也搭建了临时帐篷,向当地居民免费发放饮用水。
这个只有10平米的帐篷坐落在舟曲县第三中学的校园里。从8月9日上午11时开始,红十字会每天三次向受灾群众发放瓶装水和方便面。
当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杨才让草(音)说,每个居民每次能够得到一瓶矿泉水和一包方便面。有1000多人在几小时内就领到了自己的食物和饮用水。同时她也表示,来自舟曲邻县迭部县的水和食物供应也十分紧张。
35岁的冯永娟(音)带着自己1岁的儿子,走遍整个县城都没有找到一瓶水,因为水全部卖光了。
最后,冯永娟从红十字会搭建的临时帐篷里领到了一瓶水。为了能有更多的饮用水,她还得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一条小溪边去。她说,“那里的水也快干了。”
当地医院肩负着灾后消毒的任务。然而,目前医院也面临着缺水的困境。
沈洪昌(音)是当地疾病预防中心的一名员工。他说,在淤泥中发现的大部分尸体都被亲属认领了,8月10日他们将对没被认领的尸体进行消毒并集中掩埋。
部分在泥石流中损毁较轻的商店已于8月9日重新开业。
30岁的马乃(音)经营着一家4平米大小的馒头店。为了感谢解放军的救助,他把原来卖到一块钱一个的馒头,无偿地送给解放军战士。
4500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队员以及医护人员参与了这次舟曲县的救援行动。目前,舟曲县仍有部分地区被2米多深的淤泥覆盖。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分析了舟曲泥石流的几大成因:一是舟曲县岩体风化严重,地貌松散破碎,容易形成地质灾害;二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也波及舟曲,强烈的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三是自去年冬天以来持续的干旱以及水土流失,导致该地区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四是8月7日晚持续40分钟的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这是此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特大地震中,舟曲县震感强烈,造成15死59伤。这次地震也增加了舟曲县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005年,甘肃当地媒体《兰州晨报》曾对白龙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深度调查,指出位于这一流域的舟曲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时面临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的威胁。这次泥石流发生后,这则5年前的报道再一次出现在了网站上。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个省市遭受暴雨洪灾,目前洪涝灾害已造成近1500人死亡。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08/10/content_1112533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彭奕宁 申钢 胡亦南 编译 刘江波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