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英南部海岸游客拍到“水怪” 鱼儿避让|克林顿现身小镇引轰动 切尔西婚礼热闹非凡|法总统专机耗资1.5亿英镑可防导弹|
中美关系 —— 依赖性与脆弱性
2010-07-30 07:39:0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30日报道:美韩黄海军演之后,美国又企图将南海领土争端国际化。中美关系再度趋紧。尽管事关安全大局,但是两国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因为两国已经不再是安全主导,而是进入复合型相互依赖阶段。

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互补和合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之一,中国生产廉价产品出口美国,从中美贸易中得到巨额贸易顺差。然后,中国再把钱借给美国人消费,扩大美国的消费

在军事领域,中美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互相竞争,即一方的行动被认为可能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最近 20 年,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防实力持续提高。从国防投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是唯一能够紧随美国之后的国家。

中美在军事领域的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抽象的“安全困境”主导下的竞争。由于中美两国缺乏战略互信,军事领域的“安全困境”比较明显,即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被美视为威胁。

中国国防部在《二○○八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在综合国力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军事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大国加大国防投入,加快军队转型,发展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显然,美位居“一些大国”之列,美军事现代化被认为是国际战略竞争激烈的一部分。

基于同样的判断,美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指出,在大国和新兴国家中,中国最有潜力在军事上与美国竞争。美国防部《 2009 年中国军力报告》更具体指出,尽管美战略力量远远超过中国,但中国有能力对美国大部分主要城市形成毁灭性打击。在具体的安全利益竞争,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在谈到亚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时,

在政治上,中美各自的政治影响力体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别、国际地位差异,在国际政治中有诸多对立之处。然而,近年来美在处理棘手国际问题时,越来越需要中国的政治支持,比如朝核问题、缅甸问题、伊核问题。

同时,中美政治上的相互依赖也体现出对立的一面,美从两方面强有力地制约了中国的政治选择。一是美在亚太地区强大的安全和政治存在。通过正式的同盟关系和非正式的友好关系,美向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提供安全和政治保障,使亚太国家形成了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在政治上依然依靠美国的二元模式。

近年来,亚太国家在与中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同时,纷纷强化同美国的政治安全合作。中国在处理中日关系、南海问题、台湾问题时,每时每刻不得不考虑美国的存在和影响。二是冷战结束以来,美一方面大力输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美国模式”,另一方面批评中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模式”,严重损害中国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道义上的感召力。

根据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研究,复合相互依赖有三大特征:国家之间交往渠道多样化、军事力量的作用下降、缺乏主导性议题。

经过冷战后20 年的发展,中美关系早已经超越国家对国家的关系,形成了国家对国家、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城市对城市、企业对企业、个人对个人等多层次、多渠道交流。在国家间关系方面,除国家领导人互访外, 1998年5月1 日,两国外长签署了《中美关于建立直通保密电话通信线路的协定》。仅 2008 年,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就4次会面、 10 次通信、4 次通话。建交之初,中美民间交往寥寥无几。而今,两国人员往来每年超过 200万人次,每天有5000 多人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双方还缔结了 35对友好省州和145 对友好城市。  

两国政府部门之间高层及各级别对话交往与日俱增,建立起涵盖政治、外交、经贸、军事、文教、科技等广泛领域的 6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

多元化、多渠道交往,必然导致利益的多样化和政策的复杂化。在 1990 年代,美国一些大跨国公司由于在中国获利颇丰,组成利益集团,主张维护正常的美中贸易关系,与美人权团体、军工集团、劳工集团对抗。每年关于授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辩论,就是美国内利益集团的大较量。同样,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从对外交往中获益不等的机构、企业和人群,也会形成某种形式的政策共同体。

中美之间直接出现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两国间安全的稀缺性缓解,同时军事力量作为对外政策工具的实用性减弱,中美关系走出了安全主导型时代。

其一,双方意识到中美大战一时半刻打不起来,两国的生存不再受到威胁。其二,军事安全作为双边关系主导因素的时代结束了。在过去 10 年里,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同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几近脱节,互不影响。 1998 年发生以美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两国军事关系陷入低谷。随即,中美在贸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00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授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上述一系列事件表明,军事关系仍然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再是主导一切的因素了。其三,军事手段作为争取其他方面优势的途径,其功能大大下降。随着威胁来源的多元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军事手段的实用性下降。美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对大多数挑战却束手无策。很难想象,美为了让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其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能发挥巨大作用。

中美关系从安全主导型转向复合相互依赖,关键在于安全稀缺性缓解、军事力量的效用下降。中美关系中的议题日趋多元化,并且没有一个议题能主导全局。

在这个新阶段,中美关系仍然充满着矛盾、斗争与合作,但是所有双边领域同时陷入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作为全局和整体的中美关系不大可能大起大落。中美两国的矛盾和冲突将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

具有复合相互依赖特征的中美关系可以避免全面的、大规模的双边冲突,这为中美关系的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依赖程度加深和中美实力地位的变化又为这对双边关系增加了脆弱性。

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实力增强,中国会重新界定国家利益,也会更自信地保护国家利益。今天,轮到中国人来提问和回答同样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家利益外延不断扩大。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 2009年7 月举行的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其次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是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从中可以看出,除了国家的生存、主权等利益外,中国核心国家利益还包括其他多个方面。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将更加自信、更加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这将是中国今后最重要的利益偏好。在这些领域中国非常可能同美产生利益冲突。

中美两国调整利益偏好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既取决于中美利益偏好的相容程度,也受两国相互认知、沟通影响,更取决于美国的政策反应和两国之间的协调管理。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7/30/content_1107054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牛新春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世界上最胖的人大集合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年代,胖人也越来越多,但胖成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还是不多吧? >> 详细

论坛
剽悍又妩媚的女子美式摔跤
这项性感与暴力并存的运动,往往引来观众欢声雷动!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