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高山上的神秘黑洞 探寻商洛崖墓群(图)

2013-02-05 10:13:02 来源:西安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高山上的神秘黑洞 探寻商洛崖墓群(图)

  崖墓如何开凿仍存疑

  令人惊奇的是,建造在悬崖峭壁上的这些崖墓依山顺势,其选址定位取向、布局之科学令人难以置信,仿佛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特别是墓与墓间的上下间距和横向距离掌握得恰到好处,有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崖层厚度仅20来公分,却丝毫没有打穿。有的墓室间崖壁很薄,仅有十几公分,却很难找到裂缝。在墓室的设计上一点也不浪费空间,卧房、厅房、厨房、贮藏室分工明确,水池、水井、厕所、灶台、壁龛等辅助设施应有尽有,与现代人居住的“单元房”有异曲同工之处。墓顶多见平顶、弧形顶,少数墓中有兽面、人面浮雕和岩画等。考古人员还在崖墓中发现有“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等模印纪年的年号砖,砖上刻有龙纹、虎纹和几何图案。

  记者走进发现,有的墓室纵深达20米以上,在2000多年前开凿这样宏大的崖墓群,难度确实很大。对此,有专家推断,除了商洛有适合开凿崖墓的崖层外,与汉代的冶铁和铸造锻制技术有很大发展不无关系。汉代当时已用煤作燃料,使用鼓风装置,并具有成套的手工炼铁设备和完善的生产工序。铁制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力学原理的掌握应用,无疑对开凿崖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当时也一定拥有一大批精于开凿崖墓的能工巧匠。

  “按照当时的生产条件,开凿崖墓这样浩大的工程,能在没有留下生活痕迹且短时间内完成,实在是不可思议。”王馆长说,由此可以推断,商洛汉代崖墓的开凿者,很可能是一批训练有素、以此为生的专业队伍。而这批队伍极有可能也来自当时的经济中心长安城,从出土的陪葬品等物件上也可初步确定。然而,究竟祖先们是通过什么手段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这些崖墓的,时至今日,对考古学家来说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关阅读

  商洛崖墓群规模全国罕见

  崖墓,是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在中国存在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崖墓集中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崖墓的族属为百越中的一支。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崖墓多为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一般有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后室,随葬大量精美器物,著名的如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东汉至六朝,四川地区流行崖墓。以乐山地区的为代表,往往几十座聚集在一面山坡上,形成墓地。

  在商洛境内的7个县区,目前存在着从汉代到现代的崖墓点721处、崖墓4232座。考古调查显示,商洛崖墓总体呈东西方向密集分布,东西两端和南北两侧分布较少,分布范围达一万多平方公里。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境内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普遍暴露于地表且岩性软硬适宜的红砂岩、泥灰岩等地质条件,地理结构适合凿洞,具备凿制崖墓的客观条件。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崖墓远离河岸选在荒僻深邃和十分隐蔽的谷岭之中开凿,有的则利用不规则的天然崖洞和自然裂隙,在洞中或裂隙中架设木杠,或在岩体上凿出圆孔楔入木桩来搁置棺木,类似于四川宜宾发现的悬棺。

  我国崖墓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以后逐渐消失,商洛崖墓却从西汉一直延续到明清乃至近现代,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从崖墓分布现状看,商洛崖墓还是我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它历代开凿的独特性也是全国罕见的。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崖墓 崖墓群 开凿者 高山 汉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