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说法,一看就是拿惯了各种“资助”的文艺腔们的思路。国内文艺界的不少人,看似对中国文化壮怀激烈,实则相当缺乏自信。为什么好莱坞就能做到“不但征服你的心灵,还能掏光你的钱包”?这是靠政府资助搞出来的?文化产业,最根本的竞争是人的创意能力。精神上匍匐在地的人,很难做出像样的文化产品。
王健林没时间“说梦话”。他每天早上7点一刻就开始工作,这位58岁的前退伍军人、街道办公室主任,2012年除了让“文化航母”启航,还以超人的执行力和协调力,同时开张70多家万达广场、34家五星级酒店、120家影城、1000块电影银幕、58家百货店、45家量贩KTV。
他的“文化帝国”,最初可能构建在钢筋水泥的写字楼上,但最终的方向,却要成为“一个超级消费时代的新大亨”:人们要在万达广场购物,到万达院线看电影,到万达“大歌星”唱卡拉OK,到万达酒店住宿,到万达旅游度假区休假;未来还可以看到万达LOGO的超级“秀”与动漫作品。
“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唯独文化产业没有天花板。”有人说,王健林这么说是吹牛,但只要参悟了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精髓,人们就会明白其中蕴藏的能量和无限可能性。“13亿人穷了是包袱,13亿人富了就是世界最大的市场。”王健林说,万达所做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人”这个主题,这当然是超越了“人多力量大”的字面含义。
做人就怕觉悟,一旦觉悟了,他所能调动的能量和资源,就绝不会只是眼睛所能看见的。这是创新的本质。王健林曾回忆,万达2005年开始搞文化产业,当时相当被动。万达广场这种商业地产遇到了瓶颈,搞零售不灵光了,聚不来人气,于是开始上电影院、卡拉OK、电子游戏,然后是餐饮。“那个时候做文化,万达的目标是以不赔钱,或者每年少赔一点钱来支持主业的发展”。
实际情况是,这些“副业”反而都火起来了。在北京,很多人知道万达影院的IMAX,却不知道索菲特酒店。王健林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快气死了”,可后来他想通了,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这可比做地产更有成就感。据说,万达集团从此有了“文化自觉”。
可以说,万达是在给商业地产寻求更高附加值的市场探索中,偶然推开了文化产业之门。这一“闯入”不要紧,他们可能一下子改变了两个行当的面貌:地产商们从此有了“从良”的正道,而文化人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摩根”。
对商业地产而言,万达的“综合体模式”已不是秘密,业内模仿者很多。沿着这个思路,传统地产商们也许还会开发出更有创意、更符合“人性”的地产项目。
从电影业乃至旅游和演出的“大文化产业”来说,万达的实力和王健林的眼光,应该能给这个行业提升价值。打通渠道之后,万达文化集团无疑会在文化产品的内容制作上投入更多。王健林不会放过那些能给大众带来超级“秀”场的顶尖高手,相信也不会放弃挖掘这个浮躁行业里,那些被压制或忽略的年轻创意家。
还应从更大的视野理解王健林的“文化帝国梦”。其一,中国在全球范围的经济崛起必须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元素,“中国制造”正在全球产业链中向上攀升,必须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和“中国故事”的全球性传播和讲述,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应该相互促进、互为表里;
其二,中国企业家群体本身,天然承担着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文化全球推广的责任,这不由单个企业家的个人好恶所决定,而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必然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不能配合以文化的认同,商业就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家要主动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
当然,在王健林眼里,文化传承也好,文化输出也好,它必须以产业方式去运行,按商业规则去办事。确实,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到GDP的20%,大概除了军火,文化产业是它最大的出口产业之一。美国一个国家占全球文化产业的比重接近50%。
中国的文化企业会以何种面貌参与这场全球性的文化竞争?板着面孔是不行的,刻意搔首弄姿也不行。中国人必须为自己也为世界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表演以及传播方式。万达的“文化航母”刚刚启程,我们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