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清真菜民间宴席活儿的人,被老北京人唤作“厨行”,俗称“大棚厨子”,是北京特有的一个民间行业,从明朝至今已生存了600多年。“厨子舍”一家就是从事这一行当的。
回族里的称呼是把职业放在前面,而姓氏放在后面,干厨子的舍姓人士就称为“厨子舍”。说起“厨子舍”的大名,相信在老北京清真厨行以及回民当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舍家大厨做的菜被誉为“清真菜大王”。2007年6月,“厨子舍”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第五代传人是舍增泰、舍恒泰、舍利泰、舍元泰兄弟四人。
“厨子舍”又称“哈德门厨子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回族,开国时分封的异姓诸王中,有七位是回族,因此明代宫廷特别重视清真饮食,是唯一在御膳房开办清真宴席的朝代。“厨子舍”的前身“厨子仉”便是御用主厨,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仉家祖先也跟着来到北京。
因为厨行是勤行,非常辛苦。“厨子仉”传到第十六代,后人再也不想操持这个辛苦的营生。旧社会手艺能传给外姓人不容易,而仉家最后的传人叫仉三巴。回族中有句俗语,叫“回回缠头亲”,这句话在“厨子舍”家得到了验证。舍增泰的奶奶舍仉氏,是“厨子仉”的后人,她父亲也从事厨行。
到了1840年,“厨子仉”传艺给“厨子舍”的先人,随后双方更有秦晋之好,“厨子仉”女嫁“厨子舍”。后来,“厨子仉”失传,而“厨子舍”则一脉相承,世代相传。现在,“厨子舍”传到了第五代,加上仉家的十六代,这门清真技艺目前共传承了二十一代,跨越了整整六百多年,是北京厨行里历史最长的。“厨子舍”第五代传人的父亲舍崇禄是“厨子舍”第四代传人,善治菜,能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有京城“小舍辈”美誉,对清真菜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旧时老北京城里谁家赶上红白喜事,都会请“厨子舍”来家里制作。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一摆就是数十桌、上百桌流水席。四合院里暖日暄晴,露天搭建的明厨亮灶上“噗噗”冒着热气,清真菜或静若秋云,或艳如琥珀,香味蹿到胡同里,胡同里的人在香气中想死。而现在,老北京城里的路变得连老北京都不认识了,就连找一处砌灶、摆桌的地方都成了奢侈。
由于回族的宴会不备烟酒,所以被称为“流水席”。在我国各民族的宴会中,回族的宴会时间是最快的。清真宴要求在十几分钟里上二十多道菜,客人从落座到起座,25分钟翻一次席面,还不能“亮盘”。如果像市面上的餐馆那样炒,黄花菜都凉了。而“厨子舍”能在十几分钟内做完20多道菜,秘诀就在那一口“舍家灶”上,堪称北京城的绝活。
“厨子舍”清真菜制作全过程对于灶的要求很高,一般都是自己砌,不使用炉条和煤气。无论承办多大席面,舍家都只砌一个灶,再根据宾客多少,决定开多少灶眼,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这些灶虽说都是用砖和泥巴搭成,但是完全没有别的支撑,特别讲究力学结构,在灶眼上放上100多斤重的锅和菜都没问题。灶膛里的煤和柴一次备足,所有灶眼都用同一个火源,每个火眼都相通,火冲、火微都由黄泥来控制,蒸、煮、炖、煎、炸、炒、熘、烧、烩、扒全在一口灶上。也因此,“厨子舍”的传人,个个都是好瓦匠。
老年月里,“厨行”竞争激烈,“厨子舍”的150多道“舍家秘方”,不编菜谱,不留文字,全靠口传心授。“厨子舍”烹饪的清真菜一律不以重油、重辣调味,讲究能吃出食材本身的香味,是一种吃了还能让人惦记的“老味道”。“厨子舍”的菜分为压桌、扣菜、汤菜和炒菜四类,按顺序上桌。最先上的是压桌,通常是豌豆黄、驴打滚儿、山药卷、江米藕、糖卷裹、肉卷裹等面点和风味小吃;扣菜是用笼屉蒸出来的,扣到盘子里再浇上汁;汤菜在锅里炖熟,连汤带菜上桌;最后上炒菜,3分钟就要出一道。一般的清真宴席有20道菜左右,包括6到10个压桌、4个扣菜、4个汤菜和4个炒菜。在短短时间里上齐20道菜。
“厨子舍”的大厨至今严守祖上传下来做清真菜的规矩,一切纯手工制作,坚持不买现成的半成品,就连用的黄豆面、豆沙馅、枣泥等都亲手作。
“不懂得传统的人,就像没有地图的行者,不可能远行。”中国当下的许多传统老手艺日渐式微,“厨行”也不例外,已跻身北京非遗名录的“厨子舍”今后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舍家四兄弟许久,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已经物色到了能够继承衣钵的第六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