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财政创新的“安徽实践”
2016-03-23 13:03:08
 

  财政创新“四两拨千斤”

  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打造服务小微“主力军”

  小微融资既是发展短板,又是民生大事。但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记录少,有的连财务账目都没有,让银行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存在诸多顾虑。

  即使始终坚持“小微企业金融专家”定位,邮储银行安徽分行行长刘玉成依然坦言,“对储户负责是银行的首要责任,小微企业信用不足,让银行难以把控风险。”同时,为企业提供增信的担保机构,风险大收益低,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处境更为艰难。由于实力薄弱,一些担保公司不被银行认可。

  单靠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在此情况下,明确担保机构的政策性定位,将融资担保作为“准公共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政策性金融支持,成为安徽的解题思路。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连续五年,通过财政资金的注入,做优做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血脉。

  据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介绍,2013年以来,省财政已连续3年,每年安排31亿元,注资参股符合条件的县域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现已累积安排93亿元,撬动市县配套及社会资本投入近55亿元,实现了政策性担保机构省市县全覆盖。

  同时,安徽省担保集团以股权、再担保业务为纽带,将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串成体系,作为整体与银行合作,有效解决以往政策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单个对接、合作不畅问题。目前,安徽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已达145家,占全省近五成,净资产总额567亿元,占全行业的79.5%。其中,省担保集团净资产达153.7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担保机构。

  “每个市都有一个5亿元以上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每个县区的融资担保机构平均规模近3亿。”安徽省担保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钱力表示,安徽的政策性担保体系不仅健全,而且有规模有实力。

  “我们要求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小微服务比例,市级不能低于70%,县级不能低于90%,并对放大倍数、扶小微数量、风险控制、担保费率等核心指标进行考核,确保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小微、‘三农’金融服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罗建国介绍,目前,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已降至1.3%,免收再担保费2亿多元,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自2016年起,还建立省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每年安排3亿元,对小微企业和农户担保贷款发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提高银行和担保行业信心。

  据测算,近年来,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的中小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0698亿元,利润约727亿元,税收约535亿元,服务就业100多万人。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风险补偿,可撬动100亿贷款资金注入小微企业,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作用充分显现。


编辑:小微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安在线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