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芬为中国青年网点赞。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川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6日电(见习记者 李川)“权衡各种发展路径,以重点文化企业为主的区域强强合作思路最为有利,必将有力带动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不仅能使京津文化产业在人才、管理和客户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切实从根本上提升河北企业市场竞争的内核质量。”,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芬在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表示。
自2014年国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作为此项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亦提上日程。在张淑芬看来,对于相对落后的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借力京津优势,快速做大做强河北文化 产业,是必须及时决断和落实的现实问题。为了探索出一条河北文化产业区域强强合作的发展之路,张淑芬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为产业强强合作搭建宣传、交流和融资平台。”张淑芬建议,在现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机构和日常工作机制下,以政府牵头筹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联络处”、“京津冀文化企业网络传播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媒体频道”等宣传载体,以专访、专题方式集中报道河北重点文化企业和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各类文化产业协会,有针对性地组织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文化企业考察交流会、文化产品展销会、文化产品商贸会等活动,为河北文化企业创造与京津企业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创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张淑芬表示。
“其次,为产业强强合作找准突破口和扩展的重点项目。”张淑芬建议,把合作的思路落实到重点文化产业上,以与京津旅游项目的合作为突破口,带活全省沿海、长城、皇家、红色文化和京津周边不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非遗文化产业、演艺文化产业、冬奥体育文化产业等整体传统产业的发展,打造河北旅游品牌。
“围绕旅游线路,把合作的思路扩展到沿线周边的重点文化企业和政策扶持的具体项目上,使河北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与重点项目年度落实计划相结合,以财政资金效应彰显政策扶持的力度,把发展规划变为凝聚力量、政企衔接、带活产业的有效载体。”张淑芬说道。
“第三,为产业强强合作探寻可操作的路径和运行的策略。”张淑芬认为,河北的文化产业项目数量不少,但真正在行业内能吸引京津文化企业关注并有意愿合作的并不多。
“这个现实要求我们在协同发展背景下必须重点扶植,精准对接。在具体操作上以合作为思路,分批次重点扶植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影响力,能够带动区域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使有限的经费能够用在刀刃上。”张淑芬谈到。
对于如何实现更好的三地联动合作,张淑芬建议,“对京津两地的文化企业按照规模、产品、效益、技术、管理等指标筛选分类,有策略地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实现行政或市场对接。按照以我为主,强强联合,把京津的优秀企业引到河北,用京津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平台等影响和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的质量,推动河北经济的发展。”
“同时,对于合作企业还要定期跟踪考察,针对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合作失败的典型案例要反思是政策的因素还是环境的原因,以及时调整合作的思路和完善政策落实的细节,全力为京津企业跨地区合作创造宽松的条件和环境,直至探索出一条符合政府意愿、市场需求,与政策引导相一致的文化产业合作之路。”张淑芬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