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王颖代表:加强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
2016-03-14 09:35:04
 

  人民网哈尔滨3月14日电(丁洋)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消费者的观念由原来“吃的饱”向“吃的好、吃的精”转变,市场对绿色食品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正逐步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哈尔滨市自然生态环境优于国内其他省市,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平均使用量为全国最低,亩平均化肥用量不足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度较轻,具备开发和发展绿色食品品牌的天然优势。

  2015年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工业总产值达1515.2亿元,成为全市首个突破千亿元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叫响了五常大米、大众肉联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品牌,打造了五常葵花阳光大米、方正绿宝石大米、双城八家子小米、宾县居仁杂粮等80余个区域性食品品牌,在农业部注册了巴彦生猪、方正银鲫等23个地理标志品牌,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品牌体系。

  但鉴于哈尔滨市农业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和保护工作与农业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绿色食品品牌培育体系和机制缺失,品牌体系不够完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亟须扩大。

  为此,王颖代表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绿色食品品牌发展规划。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对绿色食品进行分类和分层,将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列入全国“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把诸如哈尔滨市五常大米等市场容量较大、附加值较高、成本投入较低、农民收益较多的绿色食品品牌列入国家粮食发展战略,并以此为牵动和引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品牌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提升包括哈尔滨市在内的全国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切实增强哈尔滨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抓紧建立和实施全国绿色食品品牌扶持和保护机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和精力,抓紧研究制定全国绿色食品品牌认证、推广、识别、评价、发布等关键环节的规则,不断健全绿色食品品牌生产、营销和监管机制和体系。特别是对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应在“三品一标”和工商、税收、质检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大对其绿色食品品牌在生产和流通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哈尔滨市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探索建立以哈尔滨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品牌目录制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建立绿色食品品牌征集、审核、推荐、评价制度,将绿色食品品牌按品种进行分类,定期在农业部网站发布品牌目录,实施动态管理。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对包括哈尔滨五常大米在内的绿色食品品牌的推介载体和宣传活动,逐步建立由第三方参与的品牌评价机制,把绿色食品品牌保护工作纳入良性循环轨道。

  加大对绿色食品品牌基地建设、尤其是对提升标准化水平和实施产品认证的政策扶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设立由国家财政承担的绿色食品品牌推广专项资金。在财税政策、信贷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品牌建设的政策补贴,优先将绿色食品品牌企业的农产品生产纳入国家政策性补贴和保险范围。(王颖为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