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尽早着手保护方言
语言学家周海中认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
语言如此,方言亦是如此。因此,政府机构和语言学界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方言,保护弱势方言,如此才能传承地域文化,促进社会安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普通话只是通用的汉语,并非用来取代方言。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丢弃方言。会说方言,并不影响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普及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并不矛盾。
除此以外,闽南语不仅仅通行于福建南部和广东潮汕地区,我国台湾的绝大多数居民说闽南语,东南亚和欧美地区许多华人社群也说闽南语。粤语不仅仅是广东、广西,也是香港、澳门的通用语言,北美、英国、澳大利亚的华人社群也说粤语。因此,方言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语言工具。
语言的传承需要足够的人群,语言的传承不可能跳跃代际。方言需要代代相传、代代相承。如果任由年轻一代方言退化,那么方言势必趋于湮灭。
语言的文化品质需要有文化的人们不断维护、不断提炼、不断提升。如果只有偏远农村教育程度相对低的人们说方言,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居民放弃方言,那么方言的文化品质将逐渐劣化,因而趋向没落。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为了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了提升我们的文化品质,我们应该尽早着手保护方言。
第一,国家应制定保护方言的相关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保护本地方言的实施细则,促进本地方言的保存、提升、教育和推广。
第二,加强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具体来说:进一步推进各大高校方言学科的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研究人才。设立专项资金,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国方言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积累丰富的方言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研究,并为政府制定方言保护方案、编写方言教科书等提供专业指导。
第三,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并适当安排方言教育。部分语文课,特别是古汉语和古典文学课,可以用普通话和方言同时教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与方言和地方文化相关的素质拓展课程,提高中小学生对当地方言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和传承意识。
第四,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更加重视推广方言。在已有的方言栏目基础上,增加学习方言的节目。方言类节目既要面向农村,也要面向城市,既要面向年纪较大的受众,也要面向年轻一代。一些优秀的电视剧和纪录片,例如《琅琊榜》《舌尖上的中国》,都可以提供不同方言对译配音版本,增强优秀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活互动。
第五,在城市的一些公共空间,例如公共交通、商场、电影院等,实行普通话和方言双语播报。
第六,建立方言博物馆。包括国家方言博物馆和地方方言博物馆,用以保存方言资料,展示方言文化,这既对普及我国各地方言知识,开展方言教育具指导示范意义,又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方言,使大众对于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文化风俗的变迁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