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通道”应永远向百姓开通
范荣
“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一段长约百米的红地毯成为备受瞩目的“新闻高地”。在这条被称为“部长通道”的红毯上,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得到了部长们的积极回应。
“部长通道”可谓近几年“两会”报道中的一个热点。随着时间推移,通道上的风景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是因为捕捉到的干货、硬货更多了,还在于各位部长正在由过去被记者“追着问”变为向公众“主动说”。细节转变的背后,是领导干部主动回应舆论热点与公共关切的意识在增强。这种真诚沟通的姿态,也赢得各方纷纷点赞。
“部长通道”虽只有百米,架起的却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道上的风景也应当延伸到会场之外,化身为更多的百姓通道、民意通道。但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在和媒体打交道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将提问视为“挑刺”,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这都是媒体素质不高的表现。步入“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播格局和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分分钟便能让“真相”引爆网络。放弃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只会让日后的任何解释和答复都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越抹越黑,陷入“有理说不清、说了也不信”的被动境地。
“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领导干部能不能积极主动回应民众关切,愿意不愿意和媒体打交道乃至做朋友,不仅考验媒体素质,更关乎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强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身处改革攻坚期,新问题的产生进入“高频”阶段,各位“部长”、“局长”、“处长”都应当主动走到聚光灯下,积极回应舆论关切,这既是积极履职、主动担当的必要之为,也有助于得到更多支持、凝聚更大共识。对接好媒体和公众的信息期待,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才能为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需要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树立起“人人都是发言人”的意识。既要及时、主动、有分寸地说真话,掌握舆论主导权;也要有理、有据、有技巧地讲清楚,让民众信服。惟此,才能在新的舆论生态中站稳脚跟,与群众贴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