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甘肃天水原创历史秦腔《大秦文公》在京成功上演
2016-03-08 17:01:54
 

原创历史秦腔《大秦文公》剧照。人民网尹星云 摄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尹星云)昨晚,来自甘肃天水的原创历史秦腔《大秦文公》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上演,京城观众通过本剧,领略到了甘肃天水艺术作品的魅力,于此同时,甘肃天水市委、市政府还在京举行了文化旅游推介,让更多人对天水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大秦文公》尽显天水艺术水准

  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秦腔声中,原创历史秦腔《大秦文公》拉开序幕。

  《大秦文公》以秦国先祖辅助周平王东迁洛邑为背景,以秦国早期发展中的内忧外患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护驾功高的西垂大夫赢氏父子在周平王大宴群臣时,遭受冷遇,次子赢硕吼起秦声,以鸣不平。周平王省悟,封其父为秦侯。秦侯返回西垂(今甘肃天水境内),故地被西戎占据,后掳去老祖母,以交出秦侯金印相要挟,赢硕扮作晋商深入西戎,智斗义渠单于,化干戈为祥和。秦侯亡故,继位赢硕励精图治,严秦法,安百姓,和西戎,为铸秦鼎,经历了血与火的情感撞击,祭天大典,又面临正与邪的生死较量,他从容应对,重秦法如山,凝聚了秦人心,激励起秦人志,西风烈,旌旗扬,年青的大秦文公赢硕率秦人东进关中,为收复沣镐,大出天下的秦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五百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

  《大秦文公》舞美设计精致、剧情跌宕起伏、场面宏大壮观,很好的展现了赳赳秦人富国强兵的悲壮历程,秦国先祖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宣传性,堪称舞台艺术精典之作。

  该剧自2014年8月首演以来,已在天水、银川、兰州成功演出40余场,获得了各方面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2014年8月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并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列为2015年全省重点文艺创作生产资助项目,冲刺“五个一工程”奖备选剧目。2016年1月荣获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最高奖“特别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等七项大奖。

天水文化旅游推介会现场。人民网尹星云 摄

  文化旅游推介 尽显天水魅力

  本次推介会由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扩大天水文化旅游在北京的影响力,提高天水旅游的知名度,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推介会由天水市政府秘书长主持,天水市政府领导和北京市旅游协会领导分别作了讲话,天水市歌舞团曹锐介绍了?大秦文公?创排和演出获奖情况,会上重点进行了天水旅游推介;同时会上由天水国旅、秦之旅、龙城电信旅行社与北京市旅行社代表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与东方之旅传媒公司、乐途旅游网、北京润佳文博传媒公司等媒体合作单位签署了旅游宣传合作协议。

  通过举办天水旅游(北京)推介会,特别是利用后续与北京的主要媒体合作宣传天水旅游,进一步增进两地交往,拓宽两地的旅游客源市场,扩大两市的合作交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新闻链接:甘肃天水

  天水,古称成纪、秦州,是古丝绸之路通衢重镇。天水雄踞甘肃东南,东接陕西,南通巴蜀,地处西安、兰州两大城市的中间点,祖国大陆版图的中心,是东部进入西北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陇东南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

  天水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70万,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核心城市。 天水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异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在这里始作八卦,一画开天,文明肇启,华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创造、成长,谱写了灿烂的远古文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伏羲氏深邃博大的逻辑思维和开创精神,才有秦先祖嬴非子在天水的崛起和发展,尔后的秦国才一统天下,建立了秦王朝。 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最早的”皇家石窟”,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古丝绸之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是佛教石窟文化东传西渐的重要枢纽。

  天水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是藏在莽莽万重山中的陇上小江南。这里气候温润,节令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林壑葱茏,草茂地沃,物产丰富,景色宜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兼容并蓄的独特地域文化,使得天水自古便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