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钱到底应该怎么花?
北京团人大代表热议创新驱动路径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王卓伦 丁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北京代表团的部分人大代表在审议报告时认为,要把这2.5%的钱花好、花到位,关键就在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所提到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砍掉科研管理繁文缛节
“这2.5%的目标,是让普通老百姓在科技进步中更有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说。
“让百姓有获得感,包括了让科研工作者自身也有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钱渊说,她对报告中“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感触尤为深刻,“我和身边的科研工作者,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盖章、填表、证明发票的真实性,为行政琐事而烦恼。随着体制改革,我期待着有所改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说,由于体制原因,科技资源重复、低效使用而导致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她认为,科研计划和经费配置,不能简单用一种模式去管。
“‘举国体制办大事’是我国的优势,对于集中系统性的科技领域,如航天、核能、深海研究等是适用的,但是对于以生物医药、信息通讯为代表的涉及民生的领域,随着改革深入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探讨。”方新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的赞同。他说,科研机构的定位应该是技术供给型、技术递送型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满足了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自然会提高。
培育壮大创新领头羊
然而,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是一个理应存在的评价指标,因为“科学技术应该是100%的科研成果,不存在转化的过程,走在科技前列的西方国家,也很少用此来评价本国的科技创新绩效”。
“如果只是研究理论、钻研技术本身,出不来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么这项技术就是没有意义的。”邓中翰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草案中,都强调了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他认为这是改革科技体制的关键。
“从世界范围来看,造福社会的新产品、新服务,很多都是企业直接的技术成果。一是因为企业研究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产品、供给市场。二是企业的竞争性质可以提高科研效率、管理效率。”邓中翰说。
“所以,一些实用性科研都可以集中到企业里去做。用十三五规划草案中的话说,这就可以‘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邓中翰说,让企业的技术成果服务于供给侧改革,才能驱动科技创新,让研发经费花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