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巩汉林委员:美国法律对校园暴力针对性极强 值得借鉴
2016-03-01 21:55:00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解艳华)“我小时候也遇到过校园暴力,身上带五分钱、一毛钱,刚出校门,就被大孩子拦住要抢钱。”1号上午,巩汉林委员在驻地报到一结束,就跟记者们聊起对校园暴力的关注。巩汉林说,每次看到网络上传播的校园暴力的视频都特别痛心,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视频通过手机、网络传播之后,传递更多负能量,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示范。

  为了提交遏制校园暴力的提案,巩汉林还特地进行了网络搜索。“竟然有6000多条这样的视频,令人震惊。而那些施暴者也往往不会遭到什么处罚。”另一方面,他也对网络监管提出质疑。“为什么这样的东西竟能大面积传播?”

  在巩汉林看来,对待校园暴力,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要从源头杜绝暴力行为的暴发,“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共同照顾一个孩子,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独立能力差,甚至人格都有缺陷,这是家长教育失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很多学校为了顾及面子,竟然瞒报谎报,这是管理学校失职。”巩汉林建议,对于这样的行为,家长和学校要承担连带责任。另外,要从法律上予以打击,“比如刚刚判刑的中国留学生在美虐同学案,说明美国法律对校园暴力针对性极强、极严厉。我们应该借鉴。”

  除此之外,巩汉林还提到要加强网络管制和净化。“本来网络是一个让大家抒发感情、互相交流的平台,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谩骂、搞笑等不健康内容。”巩汉林说,春节前后,大家为能连续多日享受到澄净的蓝天感到心情舒畅,网络也一样,如果每天都充斥着校园暴力、虐童、虐动物等负能量的东西,整个社会都会充满戾气。

  “驱除雾霾,需要每个公民、每家工厂采取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要依靠每一个公民,包括孩子、家长、学校等等,传递正能量。”巩汉林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