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2月24日电(记者 毛雷)2月23日中午,央视《新闻30分》栏目播出了对海口市美兰区鸭尾溪水质污染严重的报道,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海口及时应对处置,海口市委、市政府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针对此次央视反映出的问题要严肃公开处理、回应社会关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整改工作。
2月24日下午,海口市委市政府召开鸭尾溪水体治理工作新闻通气会,明确提出要遵循“科学系统、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整治原则,按照“一河一策”的思路,全面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在9月底内消除鸭尾溪水体的黑臭现象,2016年底消除水体黑臭,2018年底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鸭尾溪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中部,东连南渡江出海口,西接五西路排洪沟,全长约2公里。海口市水务部门正在编制的《海口市水系规划》将鸭尾溪水体功能划定为行洪、排涝、生态、景观,水质目标为Ⅴ类。根据2016年2月份监测结果,鸭尾溪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央视《新闻30分》播出了对鸭尾溪水体黑臭问题的报道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立即作出指示,之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忠云、副市长文斌第一时间召集美兰区和水务、环保等部门,赶赴鸭尾溪被曝光的河段,实地了解情况,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整改措施。
当天下午17:30,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召开书记办公会议,要求相关部门拿出不遮丑、不护短的气度,积极回应媒体关注。对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互相推诿、河长责任制不落实等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坚决从严查处。对被曝光的鸭尾溪河段要迅速落实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标本兼治、长效整改,以整改成效推动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将组建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反映的线索进行详细的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当晚20:00,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书记办公会议精神,研究具体整改措施,要求加快落实水污染三年行动方案,实现今年年内全面消除全市水体黑臭现象、2018年底全面消除劣V五类水体的既定目标。
今天下午,海口市委、市政府召开鸭尾溪水体治理工作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鸭尾溪水体形成及以往治理情况,并向社会通告整改措施和目标任务。王忠云和文斌出席通气会,市政府秘书长田丽霞主持会议。
王忠云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媒体监督,把媒体监督作为推动工作的积极动力,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调查,剖析媒体监督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求尽快制定切实解决方案,明确具体整改措施。对有关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进行问责,以此推动全市内河(湖)水污染水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文斌表示,海口市将开展水体综合整治,通过PPP模式引入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开展污水截流并网、河道整治、水体清淤、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等综合整治,并长效运营,实现水体标本兼治。
与会部门介绍了鸭尾溪治理相关情况,深入坦诚回答媒体的提问。据介绍,鸭尾溪存在黑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鸭尾溪水系自身流动贯通性较差。该水系被城市路网截为四个部分,水系各部分靠涵洞(管)连通,过水面积小,利用潮水补换能力有限,造成水体交换减弱,水质恶化。特别是西端为盲肠河道,河水处于死水状态,容易出现黑臭现象;二是海甸岛部分区域管网不完善,海达路污水干管有184米的过河倒虹管堵塞,导致上游的截污口出现污水溢流;三是河床积淤严重,入横沟河口闸附近淤塞严重,造成内源污染。
会上明确,针对鸭尾溪目前存在的问题,海口市将遵循既定的整治原则和思路,全面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首先采取应急措施消除黑臭问题,在2015年水体原位试点工作基础上,选用经过试点证明已经取得消除黑臭成效较好的技术推广应用,力争在9月底内消除鸭尾溪水体的黑臭现象;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开展治本工作。一是截污。对河道沿岸排污管道进行改造,将沿线污水全部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实施海达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解决因堵塞导致污水溢流问题。二是清淤。对鸭尾溪的淤泥进行清理,消除河道内源污染。三是严查,加大排水管理及执法力度。四是保洁,保证鸭尾溪水面无垃圾和漂浮物。五是修复。通过PPP模式引入有实力合作伙伴,开展水体生态修复,逐步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水体标本兼治。
海口市水务部门表示,将牵头做好鸭尾溪的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工程性措施;环保部门表示将做好水质监测和评估;美兰区委、区政府表示,将进一步落实“河长制”的职责和任务。
会上,海口市纪委(监察局)明确表态,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启动问责程序,对央视报道中反映出来问题进行调查,坚决查处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海口干部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