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就业脱贫 自力更生 江西龙南让贫困群体有尊严拿工资
2016-02-23 20:32:17
 

手部残疾的廖美媛在江西省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的包装线车间内工作,如今自力更生的生活让她很开心。

  手部残疾的廖美媛在江西省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的包装线车间内工作,如今自力更生的生活让她很开心。

  人民网龙南2月23日电(时雨)“自从来到就业扶贫福利厂,每月能拿到将近两千块,生活有了希望,这不过年回家,走道胸膛都能挺起来了呢!”2月20日,在江西省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的包装线车间内,48岁的廖美媛边边忙活边高兴的说道。

  江西省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工业园,与园区的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家公办福利厂内的工人全部是该县的贫困人员和残疾人,这也是江西省目前惟一一座专为贫困人员就业开设的工厂。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全县就业扶贫对象共有1494户6000多人!”龙南县就业局局长刘明亮介绍说,这些就业扶贫对象中,精准扶贫人员和残疾人的比例比较大,他们普遍上了年纪,并且大多来自大山深处的偏僻农村,从未经过技能培训,有的人甚至几十年没来过县城,就业十分困难。“大厂门难进、小厂干不了,这样的人群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是最需要关心的特殊群体,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刘明亮说道。

  去年3月在江西省率先创办了不以盈利为目的、扶持贫困群众上岗脱贫的公益性企业,主要为精准扶贫人员、残疾人提供生产仿真花卉、圣诞树、彩灯和加工服装等技术要求低、工序简单的就业岗位。目前,就业扶贫福利厂已吸纳254名贫困人员救业,其中残疾人42人。

  “我们始终认为福利厂不是福利院,也不是养老院,我们坚持鼓励劳动创造,引导员工自力更生,就业脱贫,不仅让这个特殊群体有尊严地拿到了一份工资,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实现了人生价值。”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厂长廖家利介绍说,就业扶贫福利厂第一个月实行保底工资1340元,第二个月起实行计件工资。目前,收入最高的能达到2800多元,一般的都能拿到1500-1600元。去年年底,厂里还根据各个员工的生产量,将企业的全部利润进行再次分配,也就是对员工实行二次利润分配,增加个人收入,这让工人们开心不已。

  同时,就业扶贫福利厂里还为精准扶贫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提供免费食宿。“在这里很温暖,既有家的温暖,同时心里也很有成就感!”46岁的王庚华自豪得说道。王庚华下肢残疾,妻子智障,夫妻二人都被安排在福利厂上班,生活中妻子照顾王庚华,而王庚华在工作中时不时对妻子进行技能辅导,因为努力上进,年底时,夫妻二人被厂里评为先进,获得了千元奖励。

  尽管是新年伊始,但是在车间里,一包包成品已经整齐的打包对方在一起准备发货,指着这些货物,廖家利的言语中充满了感动。“去年12月份,我们发放精准扶贫人员的月工资共计30多万元,如今,厂里的订单已经安排到了今年4月份。”廖家利说,办厂初期,就业扶贫福利厂组织人员到广东东莞找订单,一家大型制衣厂有个8万件的订单,本来准备发往广西,听了就业扶贫福利厂的情况介绍后,当即把订单转发给了龙南,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正是因为这些爱心企业的善举,让工人的干劲更足了,更是让他们对自己的将来看到了希望。

  经过近1年的运行,就业扶贫福利厂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样本”。“我们一方面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扩大县就业扶贫福利厂规模,员工人数扩大到500人,使之成为集培训、就业、创业一体的精准就业扶贫基地。” 刘明亮介绍,另一方面就业局以县就业扶贫福利厂为基地,采取“定点式就业”和外发式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设立27个乡级外发加工点和若干个村级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的网点覆盖全县17个乡(镇、场、管委会),可帮助2000多名贫困人员实现在家稳定就业。

  此外,除了安置在就业扶贫福利厂,龙南县就业局为了让更多的精准扶贫人员上岗就业,通过引导和鼓励服装、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目前,龙南已经有80多家企业参与结对帮扶,共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

原标题:就业脱贫 自力更生 江西龙南让贫困群体有尊严拿工资
编辑:小微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