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9% 2016年北京旅游要干哪30件大事?
2016-02-19 18:30:50
 

  2月19日上午,2016北京旅游工作会议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动员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人民网 鲍聪颖摄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鲍聪颖)今日上午,2016北京旅游工作会议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动员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对2015年全市旅游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公布2016年北京旅游的预期发展指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9%;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6%;旅游购物和餐饮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旅游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9%。

  宋宇指出,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市旅游业既要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也面临着难得发展机遇。旅游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从北京发展形势看,旅游业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核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2016年北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具体细化为30项任务:

  (一)扩大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抓住国务院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这一契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深入推进北京旅游业改革开放。

  1.落实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中外合资旅行社开展出境旅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推动外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和项目建设。

  2.推动我市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3.根据国家旅游局工作部署,研究探索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稳妥推进旅游协会改革工作,加快建立旅游协会导游分会。

  4.研究北京市A级景区门票价格改革方案。

  5.积极推进北京旅游产业云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北京旅游数据中心。

  (二)加强行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

  牢牢抓住“提升满意度和美誉度”工作目标,以城区为重点,针对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加强立法、严格执法、部门联动、统筹管理、社会共治五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大力引导企业改进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旅游秩序和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6.加快推动《北京旅游条例》审议出台。

  7.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推动旅游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完成“紫禁杯”、“导游之星”等行业榜样评选和宣传工作。

  8.以整治非法“一日游”为重点,扎实开展旅游市场治理工作。聚焦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公园以及火车站、长城、十三陵等8个重点区域,以旅行社、导游员和旅游车辆为重点对象,大力整治无资质从业、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诱导欺诈游客等重点问题。

  9.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加大对旅行社、民俗户、社会旅馆的安全监管。大力推进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假日市场监管、检查暗访、安全宣传等工作。市区两级共同开展4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

  10.探索北京旅游秩序社会共治模式。以典型案件为抓手,研究媒体、志愿者、大众共同参与改进旅游市场秩序的机制和办法。

  (三)改善产品供给,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以郊区为重点,推动“五十百千万亿工程”,改善休闲产品供给结构。在完善京郊旅游休闲体系建设的同时,发挥好旅游业的富民增收作用。

  11.在全市24个重点传统村落开展一本开发建议书、一本地图折页、一个移动式咨询站、一个生态厕所、一个免费WIFI站的“五个一”工程。

  12.支持十种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对380家经营满三年的新业态进行服务质量复核,新推出100家服务质量达标新业态,以及30家四星级和五星级民俗户。以“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会”为契机,推动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

  13.在全市启动100个旅游休闲村镇创建工作。

  14.制定旅游休闲步道建设指导意见、规划设计导则、“2016—2018年建设方案”。继续推进3000公里旅游休闲步道建设,全年新建不少于300公里。

  15.继续推进“民俗村户旅游经营者万人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16.京郊旅游融资担保体系引导6亿元银行资金对300个民俗户进行改造提升。设立京郊旅游保险体系。

  17.推动环球影城、北京旅游数码港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继续落实《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0个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在首都机场、西客站、王府井、天安门等4个地区设立旅游咨询站,装备完成2台移动咨询车。

  18.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开展红色旅游相关主题活动。创建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和红色旅游研学基地。

  19.编制完成长城旅游带、冬奥旅游带等10个产业规划。

  (四)挖掘内在潜力,培育消费热点

  以“看首都演出,品京城美食、买北京礼物”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积极研发“北京礼物”。按照多元化和细分化的思路,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向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旅游产品。

  20.积极扶持“北京礼物”营销体系建设项目、旅游商品转化项目和旅游商品孵化基地项目建设。

  21.办好第十三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打造1-2个“北京礼物”旅游文化体验购物街区。“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展”交易额力争突破5亿元。

  22.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推出20家以上文化馆藏、名人故居、驻场演出等精品文博旅游资源单位,以及8项精品文博旅游示范产品。促进旅游与体育融合,推出10个以上体育赛事旅游示范产品。积极推进研学旅游、老年旅游和中医养生旅游。

  (五)强化宣传推介,开拓客源市场

  立足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增强北京旅游国际影响力。按照“巩固美国市场,提振欧洲市场,回暖韩日市场,稳定港澳台市场”的目标,加大重点海外客源地精准营销力度和特色旅游产品推广力度。

  23.加快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建设,发展会员城市20个,机构会员10个。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利用柏林、伦敦等旅游展,推动与沿线会员城市和机构会员深度合作。做好2016重庆香山旅游峰会工作。发布《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城市)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24.积极开展旅游外交,做好中美、中印、中韩旅游年活动。在不少于20个国家、30个城市的200家海外中餐馆开展北京旅游宣传推介。

  25.扩大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旅游节、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新年倒计时等活动影响力。培育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北京春节庙会旅游节等创新品牌活动。

  26.做好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北京)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国际会议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六)完善区域布局,扩大开放交流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开展重点领域和区域试点工作,发挥旅游业在协同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机制、发挥旅游推广联盟作用,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27.编制《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以推进冬奥会筹办为抓手,加强与天津、河北在文化旅游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平谷区与天津蓟县、河北三河市、遵化市、兴隆县共同打造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建立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监管机制。完善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功能。

  28.深化“9+10”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挥好宣传、研究、投融资、市场发展等4个联盟作用,拓展与各旅游联盟城市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继续推进与和田、拉萨、巴东、南水北调地区对口支援工作。

  (七)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双创工作

  推进发展“旅游+”,构建适应旅游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大资本扶持和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适合各类人才进行旅游创新创业的平台。

  29.开展京郊旅游创新创业行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京郊各类旅游创新平台、创意项目、创业基地。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1-2个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

  30.在做好旅游发展基金投资管理工作基础上,加快设立规模20亿元的京郊旅游休闲投资发展基金。

原标题: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9% 2016年北京旅游要干哪30件大事?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