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酒驾加袭警,要依法严惩
2016-02-17 17:03:28
 

  酒驾入刑写进交通法规已经好几年了,却还没写进一些法盲的头脑。

  网上视频显示,2016年2月16日夜间10点左右,在庆阳市西峰区北广场发生了惊人的一幕:一男子非但不配合交警部门调查酒驾,反而对交警进行辱骂、推搡、殴打,抗法行为极其恶劣。

  在任何国家,司法人员在行驶执法权时,其人身权利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攻击正在执法的司法人员,在许多国家会被定性为“袭警罪”——这是一项重罪。在我国,虽然没有“袭警罪”,但是有“妨害公务罪”,攻击执法人员一样可能受到刑事指控。视频中,受到袭击的交警表现了极大的克制,为了社会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合法自卫的权利。从个人角度讲,这可以说是高尚。但从机制角度讲,这是不正常的执法方式。正常的执法方式,应该是坚决消除抗法者的武力威胁。

  中国正在按照中央部署,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对暴力抗法者是绝不会姑息的。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法治文化缺失,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以至于做出出格行为,最后害人害己。还有一些人,口头上天天喊法治,一旦自己面临法治却失去理智。这类人不但是叶公好龙式的“法治爱好者”,往往还是只希望法治别人的自私主义者。

  警察查酒驾,是对全社会的安全负责,这里边也包括酒驾者本人的安全。酒驾者被查酒驾,应该感恩交警在挽救自己的生命。不感恩交警反而袭击交警者,从道德角度讲就是在恩将仇报。

  攻击调查酒驾的交警,至少暴露出抗法者三个方面的素质问题:蔑视法律、无视公共安全、轻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和服务,但这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挑战法律的行为。对于“死磕”法律的以身试法者,国家机器必须发挥惩戒、震慑的作用,以使社会在法治轨道上良好运行,从而服务于最广大的守法公民。禁止酒驾,是为人民群众谋根本利益,这一神圣立法精神绝不容许违法者肆意践踏。

  酒驾上路,既是违法问题,也是缺德问题。从法律上讲,涉嫌危险驾驶,并可能危害公共交通安全。从道德上讲,酒驾者完全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种人抱着侥幸心理,对自身能力过度自负,往往酿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从而降低社会幸福指数。

  酒驾上路者,其实也不自爱——既不爱自己,也不爱自己的亲友家人。“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这样的标语是从亲人角度劝诫司机的,就是用亲情来做思想工作。出一起交通事故,往往造成几个家庭的不幸,涉及的人动辄几十上百。而且,交通事故给当事者带来的痛苦是终生的。无视这些可能的代价,而一意孤行酒驾上路者,实际上缺乏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感,极度愚蠢和自私。

  对于走错路的人,我们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依法严惩酒驾,可以教育和警醒更多的人遵守交通法规,从而避免更多的事故悲剧。通过这样的司法过程,使更多的驾驶者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视为铁的原则,那法制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张鹏 刘海天)

  甘肃庆阳交警执法遭打视频曝光 打人者已被刑拘

原标题:酒驾加袭警,要依法严惩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