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新春走基层·“红都”子长电商热
2016-02-14 17:33:25
 

  互联网+农业 黄土地上“生”电商

  “这个客户要十斤黄米馍馍,十斤年糕,这个客户要三十斤红枣、五十斤小米,这些都要真空包装。”正月初六,经过一天的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中的子长县分外美丽。人们在美景中享受着阖家欢乐的愉悦,赵文华却在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忙得不亦乐乎。

  “过年期间快递业务暂停,但很多老客户打电话说想要我网店里的年糕、小米、红枣等特产,我就通过邮政寄给他们,让他们在过年期间也能吃到陕北特产。” 他一边记录着淘宝网店客户们下的订单,一边联系邮政发货。

  赵文华是延安市子长县涧峪岔镇毛家河村村官,他也是子长“农村淘宝”项目合伙人之一。

  “农村淘宝服务站”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乡亲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还可以把自家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

  “我现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互联网+农业,我把农民手里的粮食收购来,再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这样就可以创新销售模式,使农民增收。”赵文华说他做电子商务的初衷就是带领农民致富。“收购价格太低相当于剥夺了农民的利益,我宁愿自己少赚点,也要给农民利益。”

  如今,已有八千多位“农村淘宝”项目合伙人活跃在这片黄土地上。

  网络营销 让陕北特产走向全国

  “外地人大多不知道陕北特产好,有的即使知道,但由于物流不便利,也无法随时买到想买的东西。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买到陕北特产。”李慧君2014年12月加入电子商务行业,他注册的神威工贸有限公司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将陕北红枣、子长粉条、杂粮等60多种产品销往北京、海南等全国各地,初步形成了“产品基地+包装加工+网上销售”的模式。

  据阿里巴巴后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4日,子长县淘宝订单总量达32667单,成交金额超300万元;2015年12月18日至2016年1月24日,35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总订单量26143单,成交金额385.99万元,其中,仅阿里年货节(2016年1月6日至24日)子长县实体店产品在农村淘宝平台上销售额超220万元。

  “以前县上卖出和买进货物比例为5比95,如今发展电子商务之后的比例是30比38,基本持平。”子长县商务局局长白金行说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改变营销模式的同时,带动了子长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也使得陕北特产被全国人民熟知。”

  政府引导培育 促子长电商发展

  2015年,子长县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扶农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同年5月,子长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成立;同年7月,子长县入选全国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在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背景下,在外出取经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子长县将电子商务确定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子长县县委书记谢延明说道,“淘宝统计数据显示,延安地区淘宝上的消费额为24亿,而销售额仅为2千多万。如果我们能率先占领这个市场,把更多延安本土的好东西卖出去,对子长经济发展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白金行介绍,为发展电子商务,子长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并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子长县发展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电子商务工作。为帮助电子商务企业抱团发展,解决电子商务企业起步难、缺少办公场所的困难,子长县搭建了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免费为电商企业和个人提供培训和办公场所,帮助对接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协调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督企业产品质量。

  “电子商务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谢延明说道,“我们将以带动创业为导向,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产业转型升级为取向,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全县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85%以上,网络销售额突破5亿元,使电子商务成为支撑子长经济新的增长点。”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