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两年多成功举办46场、在传承中创新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如一扇“小窗口”折射着中国协商民主形式逐步完善与发展的“大舞台”。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政协建立了“双周座谈会”制度,大多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对国家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如今的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中共十八大以后,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首先提出恢复。会议由全国政协主席主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每次邀请20余位政协委员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深入调研讨论。
“这一机制的重启,是中共加强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贯彻落实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
2013年10月22日,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围绕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资深经济学家厉以宁,与李毅中、陈锡文、刘遵义等委员分别就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调整产业架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在听取发言中,俞正声不时插问,并共同探讨,会议在热烈坦诚的气氛中举行。
此后,随着双谈会定期召开,“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减少城市大气污染”、“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增强国民素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治治理能力”等备受关注的议题纷至沓来。
作为政治协商一种经常化、制度化形式,双谈会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灵活有效。而达成“有效”的关键之一首在选题,善于从关系全局的小问题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佳义举例,如一次双谈会以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为议题,非笼统的农民工全部问题。这一小切口,国务院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不仅会前与政协一起调研,还在调研基础上起草了相关文件草稿,并在双谈会一起讨论后,形成供国务院决策的方案。
双谈会,除了选题“接地气”,参会人员也具相当代表性,注意选择让一些观点对立、有代表性的专家参加,这样容易形成观点交锋。
如当双谈会遇到“核电与清洁能源发展”、“转基因农产品的机遇与风险”等议题,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间交锋可谓激烈。刘佳义感受,“这种讨论协商,正是协商民主的实质。”
此外,扎实的调研是形成有价值有见地会议成果的必要基础,也将委员日常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为让百姓吃上放心药,政协相关调研的足迹涉及江苏、山东、河北、湖北及上海等省市;为“加强黑土地保护”,相关调研组来到黑龙江、辽宁省的田间地头……
“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是双谈会首次以侨务和教育工作为议题。参与过这次座谈会的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赵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议题实,贴近国家社会经济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在扎实调研基础上的探讨与交流,促进了各种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这种协商民主形式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并直接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也是双谈会的务实之处。如边境经济合作建设就在会后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有政治学者认为,全国政协的双谈会是中共十八大后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意义。随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双周协商座谈这种民主形式将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