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迎新春孙安民白菜画在京开展
2016-02-01 17:46:00
 

孙安民在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青年网记者 褚楚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褚楚)2月1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孙安民以白菜为主题的画展在北京龙顺成文化园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约70幅,既有笔简意深的白菜小品,也有淋漓大气的画作,作品体现了孙安民笔墨功夫和朴素情怀。孙安民以平凡的白菜入画,并把每一颗白菜画出特有的韵味,不仅反应出画家自身的平和宁静,还有画家对于大众文化的关注。

孙安民为来宾题字“送福” 中国青年网记者 褚楚 摄

  孙安民自幼酷爱绘画,中学时代曾受教于北京四中霍廷显先生,并在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师从马耀华先生,后转入西城区少年宫师从张艺辉先生。70年代末期,孙安民拜中国著名教育家、史学家、美术家、文学艺术家王森然教授为师,成为王森然教授的入室弟子,专工大写意花鸟画,得到恩师的笔墨真传。多年来,孙安民始终坚持国画技法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创新。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根植传统,造型准确,笔墨流畅,获得画坛内外一致好评。

孙安民为来宾介绍作品 中国青年网记者 褚楚 摄

  孙安民此次展出的白菜画作,其白菜形态各异,参差错落,墨色浓淡有致,茎多以中锋勾画,叶或浓或淡大笔渲染,凸显了饱满、鲜活的水气淋漓,依叶勾出筋络,使其跃然纸上。多幅作品配以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新鲜蔬果,如柿子、萝卜、蘑菇、土豆、芋头及花鸟饰物,别有情趣。孙安民所画的白菜不仅是艺术的再现,同时也是时代的记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出现了一种菜茎少、菜叶多的核桃文白菜颇受市民喜欢,这件事让他记忆犹新,便用笔墨将这种已经被人们淡忘的核桃文白菜重现纸上,并题诗“冬储忆当年,还是菜根甜。清淡得百益,富葆不可贪。”

孙安民白菜主题作品 主办方供图

  孙安民是唯一一个以白菜为题,敢于将几十幅白菜独撑一个画展的画家。孙安民为此刻了一方图章“安民白菜”,提示世人不忘根本:“喜清淡,留本根,得百益,载百福。”孙安民每每画到兴致时,便即兴作诗题于纸上,可谓诗在画中,画在诗里,使他的作品更彰显出文人画的气质和情怀。

  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高崎、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中国美协原党组书记李中贵、中央美院教授王工、央视数字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以及首都美术界、文学艺术界、新闻媒体近二百人出席了孙安民白菜画展开幕式的雅集活动。

  据悉,此次孙安民白菜画展将持续展出到2月25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