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时常”挂在墙上记在心上(刘海天 摄)
人民网兰州1月31日电(高翔 刘海天)“八个时常”、“八个准”,扶贫工作民为本。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把为群众服务思维贯彻到扶贫工作中,努力探索扶贫新模式。
“八个时常”是党组织对扶贫干部的思想要求,“八个准”则是党组织对扶贫干部的方法要求。拥有正确的思想,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这样的思路下,太阳村在发展玉米、养羊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布局发展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
城壕镇党委书记史胜利介绍,太阳村目前已经立项了2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此外,风电项目也在进展当中。
张忠虎,这位来自郑州的河南人,原是中国化学集团工程公司的职工。2015年12月,他被中组部抽调到太阳村,作为驻村干部参与扶贫工作。张忠虎坦言他的感受:“这里的居民居住分散,造成扶贫工作投入大但是效果差。”他说,中国化学集团工程公司已经在这里投入了200万元,修建了一条砂石路,帮助几户人家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了路,就要发展产业。张钟虎介绍,太阳村地处山区,山货的质量和数量都不错,荞麦、小米、红豆、绿豆、羊肚菌、黑木耳……这些小杂粮和食用菌类,是当地质量上佳的土特产。下一步,太阳村要借助华池县发展电商的机会,通过网店销售自己的土特产,促进当地的特色经济。张忠虎把这个发展思路命名为“互联网+山货”,而网店的名字,就叫“太阳山货”。
原标题:“互联网+山货”——太阳村里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