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气污染必须提高天然气比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的发言掷地有声。
“能源绿,中国蓝天才能蓝。”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说。
31日,三亚,PM2.5浓度指数22,空气质量“优”。
“2016调整能源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国际研讨会”当日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及政府官员汇聚于此,在中国南端“洁净之地”寻求“中国蓝”。
“以气治气”成为当日专家发言中的“热词”:提高天然气比重,推动能源革命,让绿色理念长存人心,才有望治好“雾霾”。
与会专家表示,使用天然气将会比燃烧煤炭减少20%的二氧化碳、100%的硫氧化物和90%的氮氧化物以及99%的烟尘。
目前的能源结构并不乐观。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标准煤消费总量达到42.4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64.0%,而天然气仅占5.9%。
2014年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平均占比约23.7%,其中美国为30.3%,欧盟为21.6%,日本为22.2%,而中国为5.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
郑新立认为,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抑制了对天然气的消费,尽管近些年天然消费增长较快,但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始终在6%以下。
为改善能源结构,国内部分省市已采取了一些措施。2015年,北京市城六区实现无煤化,天然气消费量为147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22%,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天然气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应。1997-2015年,北京市累计供应天然气近1000亿立方米,约代替燃煤1.4亿吨,减少CO2排放6500万吨、SO2排放65万吨、NOX排放20万吨。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王天锡表示,治理中国的大气污染必须认识到,只有摆脱对煤炭的依赖,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殷仲义表示,治理大气污染重在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减缓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把能源消费总量尽快降下来,把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控制住,把能源效率提上去。(记者王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