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1998年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献爱心的活动,对象是在云南边远山区里的一所小学,当时在那里所看到的情景对我感触相当深刻,山区交通不方便,缺乏水源和各种物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都相当的艰难,但师生们仍能够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授课学习。当我问一个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老师!’他坚定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从那时候起,我也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次经历,为贾冰日后的公益道路埋下了伏笔。
贾冰为孩子们搬运书籍。本人供图
留守儿童面对的首要问题是精神关爱
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数据显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还有地方政府来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和防范,改善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008年,贾冰在和领导参加其他公司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时发现,企业举办的一些活动和自己理想中的“公益”有很大差距。于是,他在心里渐渐萌生了要发起一个纯粹的公益项目的想法。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恰巧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也有相关的计划,而且给他讲了很多在大别山贫困山区生活的亲身经历。于是,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准备从教育入手做一些能够帮助小孩子的事情。为此,贾冰和朋友专门前往大别山地区进行了考察。
在贾冰第一次到达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学校里没有一点公共设施,甚至连教学楼都没有,只有几间土房子。”贾冰回忆道,“当时和学校老师聊天的时候发现,学校里基本什么都缺:师资、课外读物、校舍等等。孩子们的就学环境非常差。”在考察期间,贾冰发现,这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贾冰表示,与经济状况相比,这些留守儿童面对的首要问题其实是精神关爱。于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关爱,“阳光365公益图书馆”项目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贾冰为孩子们建阅读室。本人供图
做公益很难,坚持做公益更难
“做公益很难,坚持做公益更难。”贾冰强调道。而贾冰遇到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时间和精力上,更是体现在受助群体的接受程度上。贾冰表示,在项目初期,贾冰和几位项目发起人自投了一部分资金,在金寨县的六所小学创建了图书馆。然而半年之后,当他到这些学校回访的时候发现,这些图书馆根本没有发挥出最初设想的作用,甚至有好多图书馆从来都没有开放过。这是由于一方面,图书馆的图书大部分是一些文字读物,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们喜欢看图画绘本这一细节;另一方面,当地学校的人员有限,不能有效地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和利用。而且,由于当地老师们还是更加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所以图书馆计划并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
然而,贾冰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作为项目执行人的他一遍遍地对援建地区进行回访、调查、总结经验、修改计划,阳光365图书馆公益计划从最初毫无头绪地盲目建馆到最后终于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模式化管理系统。在此期间,贾冰的坚持影响到了很多身边的朋友,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们的志愿者团队中。其中,有很多志愿者牺牲了自己的年假来帮助山区小朋友建设图书馆,甚至还有人专门请假去做援建项目。
经过贾冰和小伙伴们的努力,截至目前,阳光365图书馆项目已经在安徽金寨县、江西永丰县和青海等地区建立了40多个图书馆和图书角。贾冰表示,目前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建成方式和管理模式。包括建成费用和后续三年的管理费用,每一间图书馆的成本大约在8万元左右。
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本人供图
拒绝悲情,我们要做“快乐公益”
“我一直都推崇‘快乐公益’,现在有很多公益组织会通过一些比较悲情的照片去引起大家的关心,而我更愿意让更多参与我们这个项目的人获得快乐。”贾冰认为,只有自己获得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更加积极愉悦地去帮助他人。发现,在阳光365图书馆计划中,没有一张照片是悲情的,没有一段视频是悲伤的。有的只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幸福的笑容。
“累并快乐着”是贾冰在这几年公益道路上最大的感受。“每一次到山村回访的时候,孩子们远远的看到我就会喊着我的名字,欢呼雀跃地跑过来拥抱我。那一刻的感受令我终身难忘。”贾冰激动地说道,“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也很感谢这些孩子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机会去做这样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贾冰现在已经离开阳光365图书馆执行人的位置,但他对这些山区留守儿童们的牵挂并没有丝毫减少,仍然会在有时间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表示:“这个项目就像自己拉扯大的孩子一样,看着它在一步步成长,我感到骄傲。希望以后接手阳光365图书馆的人能够像我们一样,怀着一腔纯粹的热情去帮助那些孩子们。”(中国青年网 郭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