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医院号贩子猖獗拷问的是谁?监管缺位供需不平衡
2016-01-29 00:34:28
 

从本质上说,这确实是一个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高端的医疗资源有限,且容易集中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当中,疑难杂症只能上这儿来,但医生数量有限每天看的病人也有限;同样,在政府定价机制下,即使是院士级别的专家,挂号费也就是300-500元左右,大量的病人涌来,哪怕不是真正疑难杂症的病人,只要有钱,也觉得挂专家号何乐而不为;医疗水平的层级性差异(特大城市、省城、市县乡乃,或者三甲、二级乃至社区医院),严格的转诊制度没有建立,更使得这种本身旨在普惠的政策设计,变成了资源浪费、寻租丛生的局面。

  的确,号贩子的存在并非“看病难”的原因,而是这种现象的结果。但这是一枚恶果,是横亘在所有病患及其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枚恶果。

  稀缺资源的分配,从来都是一道社会难题,尤其当这道难题附加了民生属性的时候。看上去,现实的操作手段,无非是从立法、执法、监管上提高号贩子的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同样,医院信息的共享、更严格的实名制,也是操作手段上的必选项——换句话说,如果供给端的资源短时间内无法得到量级上的增加,那么至少应该保持现有条件下的相对公平。

  根源呢?恐怕是一道长期的难题。至少从现在看,建立高质量的私立医院、同时在公立医院中实行严格的实名制与转诊制度,是一条看上去可行的道路:让有钱人通过高价,以低时间成本获得医疗;让没那么有钱的患者,小病在级别较低的医院解决,疑难杂症则层级转诊,以相对公平的价格获得专家诊疗。后面一点,这就跟畸形的城市病一样:如果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家乡获得良好的就业、教育、医疗机会,谁会愿意跑到大城市里蜗居漂流?

  在这之前,医疗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恐怕还将长期存在。

  最后扯一句离题稍远的话。岛叔的一位朋友在医院工作,待遇远称不上丰厚。女儿尚在幼年的他,曾经说了一句很多医护工作者可能心里都有的话:长大了学什么都行,如果学医,那就“不认这个女儿”。

  为什么?答案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辛苦工作的医生(再加上之前的教育成本)都没有安全感每天还得戴着头盔上班、在薪资待遇和社会尊重感上也没有获得感,那么谈医疗端的有效供给,就是一句永远达不到的空话。他的另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搞臭一个行当很简单,但再把它搞起来,难呢。

原标题:医院号贩子猖獗拷问的是谁?监管缺位供需不平衡
编辑:小微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