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中美联手研发新型通用处理器
2016-01-25 11:49:26
 

  光明网讯(齐柳明)1月21日,清华大学、英特尔和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宣布联手研发融合可重构计算和英特尔x86架构技术的新型通用处理器(CPU),英特尔将提供资金及其他重要资源支持项目研发。

  工信部、科技部、清华大学、英特尔公司、中国电子集团等部门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清华大学、英特尔公司和澜起科技三方代表,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华芯投资管理、紫光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代表出席了仪式。

中美联手研发新型通用处理器

图为清华大学、英特尔与澜起科技签署合作协议

  英特尔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微处理器设计和制造技术,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系统核心芯片的巨擘,始终引领着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可重构计算兼具通用计算的高灵活性,及专用计算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被公认是下一代突破性的集成电路技术。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并一直引领着计算创新。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魏少军教授领导的团队,长期从事可重构计算技术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并得到应用。其核心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2015年中国专利金奖。

  英特尔表示,合作三方将开发一款可编程芯片,该芯片将与一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置于一个塑料模块中。至强处理器是世界众多数据中心使用最多的一种计算引擎。英特尔称,这一额外芯片——可重构计算处理器(RCP)以及清华大学开发的相关软件,将增加解决“本地需求”的能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澜起科技,是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技术优势的存储控制芯片企业。澜起科技和英特尔有着十多年的成功合作历史,为服务器系统提供基于芯片的整体解决方案。

  1997年,澜起科技的前身新涛科技,由此前就职于美国IDT公司担任副总裁;早期曾在硅谷的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晶技公司等就职的杨崇和博士归国创办。2001年新涛科技被美国著名通讯芯片厂商 IDT收购,名列2001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之一。2002年为表彰杨崇和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授予他“产业先驱奖”。杨崇和曾获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当选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

  2004年,作为北京人的杨崇和创办了澜起科技,同时开发用于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和高端计算机的内存缓冲芯片。2006年,澜起获得包括英特尔(博客)技术基金在内的1000万美元投资,同年底推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芯片。在该领域,澜起芯片目前已占有60%的市场份额,累计出货5000万片。在高端计算机内存缓冲芯片上,澜起产品也被惠普、三星等国际大厂青睐。在这个领域,以往全球只有4家厂商介入,其他3家均位于北美。2015年,澜起科技在服务器内存领域出货上,已经超过美国公司成为全球第一,达到60%以上的份额,其技术领先对手一代以上。

  本次清华大学、英特尔和澜起科技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深度融合动态可重构计算技术与英特尔x86架构技术,开展全新的通用CPU架构及其应用软件技术的研发,推动这一新型通用CPU的产业化。据悉,对此项目,英特尔将提供1亿多美元研究基金资助,以及其他重要资源支持。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