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舆情:常州菲思特尴尬的美国行敲响了什么警钟
2016-01-15 11:02:58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每年一月在世界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是世界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

  这个让众多企业趋之若鹜的展览会,自然也吸引了数家中国企业参加。而在这个本应展示实力、获得机会的平台上,常州市菲思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菲思特”)却遇到了一场舆论危机。

  常州菲思特尴尬的美国行

  本届CES于2016年1月6日至9日举行,常州这家独轮滑板公司野心勃勃希望进军欧美市场,于是想方设法出资把自家的 “电子冲浪滑板”搬到了今年的电子展,没想只展出了一天半,在当地时间 7 号的下午便遭到警察的突袭,展位被取缔,所有产品被没收,还要去法院应诉。

  美国联邦法警在CES上搜查了常州菲思特的展台,并基于涉嫌侵犯其他公司专利权的原因没收了这家公司展台内的独轮自平衡滑板车Trotter、标语和其他一些宣传材料等物品。据布卢姆伯格社报道称,该公司推出的Trotter独轮自平衡滑板被硅谷创业公司Future Motion认定是抄袭了自家的产品专利。

  事件发生后的几天时间内,常州菲思特登上了各大外媒,消息同样传回了国内,新华社的报道引来广泛转载。13日,人民网以《美国CES上的中国企业冷观察:励志故事与一声叹息》为题,将常州菲思特作为反面案例进行报道,在其的描述中就能看出企业的尴尬和难堪:空空荡荡的展位,只有“常州菲思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英文名字还挂着,两个工作人员和旁边展位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显得束手无策。

  意识缺失敲响了菲思特们的警钟

  有舆论表示,“中国制作不等于中国创造”已是老生常谈,但是“走出了国门,伤的是大家的面子”。

  “中国企业在CES上被查抄”,足以敲响常州菲思特之类创业公司的警钟。

  首先,企业缺少知识产权意识。本次事件的焦点在于知识产权纠纷:据美方公司的指控,常州菲思特的独轮平衡车与他们在2014年CES上发布的独轮滑板产品非常相似。美方公司的独轮滑板产品已经在2015年拿到两项专利。2015年12月,美方公司向菲思特发出信函,要求该公司停止销售该产品;CES开展前,他们继续要求菲思特不要参展,但均没有得到回复。据美国一家科技博客Ars technica报道:Future Motion公司向拉斯韦加斯的联邦法庭提出了申请,在进行了7分钟的电话听证后,美国地区法官签署了“临时限制令”,查抄菲思特的产品并要求其停止销售。

  面对美国公司的控诉,常州菲思特却好像一直处于“迷糊”的状态,在人民网的报道中,菲思特公司工作人员才独家回应:独轮平衡车是菲思特和常州千代车业共同研发,2015年4月在国内申请了专利,8月领到了专利证书,12月初向美国递交了专利申请。因公司相关人员在2016年1月1日已经到达美国为CES提前做准备,对于美方公司所提信函并不知情。事发后才找到信函,美国寄出时间为2015年12月28日。

  “不知情”缘于不重视,也更能说明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对此,网友“南冥一鲨”刊文称,很多中国企业根本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他们被创业大潮裹挟进去,想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投资,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包装出更多概念,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更吸引眼球……但无论你是否进军海外,都要重视知识产权,否则在这个地球村的情况下,这会葬送你的未来。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强国转变,还有一段距离。2015年12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就曾表示,我国距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严格,侵权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影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

  其次,企业还缺乏危机应对意识。媒体上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常州菲思特的声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负面报道出来前,我们没有回答过媒体的问题,我们不知道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怕说错。”

  “不敢说”、“怕说错”,早已不应该是企业面对负面舆情时应有的态度。

  除此之外,企业法律意识、专业人才意识的缺失都在此次事件中体现出来,常州菲思特通过一家中介机构前来美国参展,雇有翻译,但没有聘请律师。在遭遇查抄之后才聘请当地律师。

  据现场目击人员称,美国公司是有备而来。查抄人员带着小拖车来到现场,并向菲思特公司工作人员出具了一叠非常厚实的文件和取证材料。菲思特工作人员说,“查抄时让我们在文件上签字,我们也看不懂,哪里敢签。”甚至,“该公司参展人员在同执法人员沟通时候存在着一定的英语沟通问题。”

  做好准备才能“走出去”

  缺少这些意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并没有将此次展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据媒体报道,在本届展会3600多家参展商中,近三分之一是中国企业。他们或许只是将CES当做一个镀金厂,认为去过就够了。但“现在的国内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样的镀金越来越没有效果,单纯参加过CES已经难以成为产品的幌子,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创新才是正途。”

  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创业企业都有类似想法,在此届CES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创造”。同时,常州菲思特事件最后结论如何,还需法律最终裁定,但其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典型案例,给很多希望可以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了醒:企业顺应国家战略“走出去”是好事,“走出去”对企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专业的,涉及人才、政策、法律、融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真正的“走出去”,远比参加一次展会复杂得多,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走出去”,企业必然会吃苦头,体会像常州菲思特美国CES行一样的尴尬与难堪。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