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聚焦中国>专题>温家宝访日>修近>相关评论
温家宝总理“融冰之旅”意义重大

[ 2007-04-10 15:2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今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度访日,备受各方关注。而去年10月,安倍晋三在当选日本首相后的第12天就访问了中国。安倍晋三首相访华标志着中日政治关系僵冷局面被打破,堪称是一次“破冰之旅”。故此温总理把他这次访日喻为“融冰之旅”,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温总理出访前会见驻北京的日本媒体人士时提出3项期待:“我期待着这次访问取得成功,真正成为一次‘融冰之旅’;我期待着同日本领导人就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我期待着同日本人民接触,更多地了解日本,也让日本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增进互信和友谊。”这似乎道出了温总理这次“融冰之旅”的主要目的。

“融冰”先需知“冰”在何处?显然不在两国经济关系方面,而集中表现在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和国民感情所处的冰冷状态。因为前些年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日领导人互访曾一度中断。“融冰”还需知“冰”从何来?有人认为是来自中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中日两强并立”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日本民众心态不适应这种变化。其实不尽然。近年来导致中日政治关系冰冻的“政治寒流”主要来自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蔓延和发展。

所谓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是指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右翼势力及其主张在政界逐占上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一种政治倾向;是日本右翼势力企图通过修改教科书、恢复靖国神社传统地位,美化日本侵略历史来实现其政治目的一股政治思潮。前些年日本右翼亲台势力利用冷战后日本政坛的总体保守化,控制了部分政治权力和舆论导向,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竭力把对华政策拉向倒退。日本国内美化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与“台湾帮”实际上是一伙人。一旦他们得势,必然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例如,在历史问题上,利用中国个别民众的过激言行煽动日本的反华民族情绪,污蔑中国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反日”教育,把中日矛盾归咎于中方。在台湾问题上,一方面在军事上伙同美国牵制中国,一方面在舆论上制造“中国威胁论”。在东海问题上,一方面干扰中方在没有争议的中国大陆架开采油气资源,一方面授权日本公司在有争议地区单独勘探开发。这必然导致中日难以建立互信关系,呈现所谓战略结构性矛盾,造成日本民众对华戒心上升,主张日中友好的人相对减少。

面对这种挑战,中方为捍卫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而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是完全必要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着眼长远,坚持从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时机积极促进中日关系的转圜。很显然,中日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两国人民或两国根本利益的对立,而是日本政治右倾化与中日友好合作潮流之间的较量。中方过去一直把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相区别;现在也同样把右翼亲台势力和广大日本民众特别是各界友好人士相区别。因为日本民众大多不赞成右翼的主张。

日本政治右倾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遭到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去年以来,在日本国内,以几位前首相和《读卖新闻》主笔公开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为标志,日本政界和媒体出现“逆右倾化”的新趋势。日本国内反对战争、珍惜和平、重视亚洲,以及反对全面修改宪法第九条的主流民意正在形成。只要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同有关各国关系,包括日美关系在内,就都搞不好。最近,美国官方和主流社会在靖国神社、“慰安妇”等问题上对日本政要错误言行的批判便十分强烈。小泉执政末期,美国开始担心中日矛盾激化,希望双方和解。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安倍首相当选前后才不得不改变某些原有立场,表示任内不会公式参拜靖国神社,在“慰安妇”问题上继承河野洋平的谈话,并首选访华,提出建立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去年安倍访华后中日关系逐步回暖,两国媒体友善而客观的报道增多,并通过各种形式促进民间交流与对话。日本经济界更盼望中日关系“政冷”造成的冰面早日融化,以利经济航船顺利航行。事实证明,尽管中日力量对比并未发生新的变化,但只要日本政治右倾化受到抑制,中日政治关系便会立即出现改善。

伴随这次温总理访日,中日关系有可能出现一种良性循环:中日高层越交往,两国舆论报道越积极,日本右翼言论越没市场。同时也要看到,中日关系改善不可能一帆风顺,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仍有待双方共同努力解决。日本右翼亲台势力今后很可能向安倍首相施加更大压力,干扰中日关系的改善。或许正因如此,温总理才表示:“我希望安倍首相能以中日关系大局为重,珍惜中日关系来之不易的重大转机,信守承诺,继续努力,推进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刘江永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