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6年一项民调显示,12.9%的日本民众到过中国、80%的人在中国并没有朋友。于是,在回答“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绝大多数的日本人选择了电视和报纸。
没有亲身经历异国,没有亲戚朋友携带信息--中日这两个距离如此接近的国家,其国民却仍然在依靠一些间接信息形成自己心目中,对彼此的印象和认知。
理论上,政府决策往往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作为有独立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普通老百姓”的民意输出拥有强大的政策倾向影响力。中日之间的民意沟通,不仅影响到对彼此国民善意的理解,更是两国对外决策的一大阻碍。
在中日外交关系因故停滞局面下,本就开始模糊的双方战略意图,夹杂着两国国民对彼此并无好感的心态,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加强直接沟通、深入交流已是势在必行。
●“沟通无效”果真如此?
在中日关系冰冻的“低温点”,《环球》杂志的一篇文章在中国国内网民中掀起一场关于沟通的热议——“中日之间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用'缺乏沟通'的理由来解释。因为,决定国际关系的最核心因素,是权力和利益。”
文章罗列了在历史问题、东海开发及遗留化武等方面中日关系的“沟通失败史”,并表示,现实问题既是如此,妄谈“沟通”亦无宜。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持相反观点。他表示,中日两国国民间沟通不直接、不深入,是两国民间缺乏好感的主要原因。民间就一些重要问题深入探讨和交流的不充分,又导致政府决策层面难以取舍,形成两国对彼此走向的认知模糊。“民间交往的加强对中日关系发展十分重要”,他表示。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教授则用了一个例子表明了相似的观点。在一组最新民调数据中,一项对比结果引起了他的注意:中日两国国民都认为对方有军国主义倾向。“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无论是中国人看日本,还是日本人看中国”,他说。两国国民都很少到对方国家参观游历,所得信息基本来自于媒体报道,间接渠道带来的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双方对彼此的信任和好感。
这是一个逻辑圈。沟通与了解带来对彼此战略的清楚认识和对国民心态的正确认知,正确的认知和互信的民意影响对日(华)决策的倾向选择,一个良性互动由此而生。
● 高层互信与沟通更重要
对于政府层面的决策而言,民间沟通渠道的畅通只是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高层间的正常交往、互动和基于互信基础上的对两国问题的妥善处理。
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傅高义教授与中国博士的一段对话,似乎更能说明两国沟通的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客座研究员刘慧华(以下简称刘慧华):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寻求突破战后和平宪法,为建立正式军队、向海外派兵和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做准备。有人说这是日本试图在政治军事上崛起。二战中被日本蹂躏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对此都很担心。
傅高义: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个人认为,这是难以阻止的事情。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日本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必然追求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大国地位。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也反映出其在这方面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罢,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也罢,都是早晚的事。更何况,任何国家都应有自己的宪法,而日本目前的宪法不是自己制订的,而是二战后美国制订的。
不过,日本人应该清楚,他们的军国主义失败了,但和平的经济发展成功了。
刘慧华:傅教授,您在参加“北京论坛”时曾在发言中指出,中日应该组成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对历史问题、教科书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沟通。您认为,中日矛盾的核心是双方对历史问题沟通不够。
但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日关系中以前并不尖锐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例如,对资源供应的竞争给两国关系抹上了一层不快的阴影。无论是中俄之间的石油管道之争,还是中国在东海开采油气田问题,都显示出中日之间在资源利益上的冲突。那么,您认为这些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对历史问题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解决的吗?
傅高义:日本知道自己资源匮乏,早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方针。1973年的石油危机后,日本一直在为资源和能源的供应安全做努力。贸易上的国际竞争是很正常的。美国与欧洲在经济上也经常发生竞争甚至摩擦。重要的是,中日两国政府应该尽量把它们控制在经济层面,不应让它们干扰了政治关系。总之,我觉得中日之间的关键还是妥善解决历史问题。
刘慧华:我同意您的观点,中日是处在同一个地缘政治区域内的两个崛起的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我相信“以史为鉴”,同时又眼光远大的做法,才是有利于中日两国把问题解决好的做法。(摘自《环球时报》)
克服过去,才能看到未来,尽管这个过程一定充满痛苦。
中日间通过间接信息了解对方,难免出现偏颇。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致命性的停滞给两国带来的只有更深的怀疑与摩擦--从高层到民间,在暗幕中的摸索难以澄清彼此的善意,盲人摸象般不完整的信息获取又难免产生各种担忧。中日关系35年来的起伏,无疑与这一点循环密切相关。
“融冰”的手段是撒上一层厚度适中的融雪剂,而消弭中日迷雾的最好方法之一,也许应该归于"沟通"这个硬道理。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