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聚焦中国>中国声音>学者
曹远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

[ 2007-03-09 14:13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的银行业现在面临着什么问题呢?第一,不良贷款较高,这是长期形成的历史性包袱。到去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到10%;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一点,达到4.22%;城市商业银行是7.73%。以国际标准来看,都是比较高的。中国的银行背着一个很大的包袱进行竞争,显然是有点乏力的。

第二,资本金不足。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行以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估计只有4%,而其他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都是不够的,都低于8%。资本充足率不足,就意味你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第三,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员工、分支机构的创利能力差。举例来说,中国农业银行有60万人,中国工商银行在改革前有40万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是20万人,人均创利都是比较低的,银行的收入大部分被费用占了,所以成本收入比率就远远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第四,与成本居高不下相一致,银行的收入能力也有问题,主要是风险管理监管力度及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银行开拓高回报的业务渠道。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大家到银行去无外乎是存款、贷款,而银行最重要的是中间业务服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存贷业务要逐渐向中间业务过渡,费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持续上升。目前在中国的大银行当中,惟有中国银行是不错的,但也只占到19.5%,其他银行都远远低于10%。也就是说,银行主要还是靠存贷的利差来形成收入。存贷利差形成收入和利润有很大的风险性,它高度依赖于利率的变动,高度依赖于人民银行的政策。如果贷款利率提高,而存款利率不提高,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收入扩大,相应地,如果存款利率提高而贷款利率不上升甚至下降,那么银行就很难赚钱,收入就有问题了。这种依靠利差业务带来的收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是在收窄的,越来越窄。

第五,数据处理中心互不兼容,不能有效处理及运用信息资源。一方面,银行要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中心要更强大,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都使用这种方式的话,对于计算机的要求是无法想象的,处理能力要非常强大。之所以刷卡的方式不太好用,就是因为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行,像我们刚才说的ATM机,你一个人取一次钱,如果刷了三次卡,线路的拥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这就要求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处理能力要超强,我们曾经有个考虑,如果这么做的话,中国银行业的后台处理能力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个竞争优势。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