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专题  >  2015专题  >  徽商  >  爱学习

校园建设关乎教育与公义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近几年,大学屡有惊人之举。这些惊人之举,大多不是内在的,即所谓练好内功,而是张扬的,功夫在表面。类似的举动,经媒体披露后,往往让人生出“看不懂”之慨叹。

前些天,媒体又披露了武汉一所高校在校园内建“长城”的消息。初以为这只是故事,且突然联想到那句歌词:“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仔细看才发觉确有其事。说实在的,收获还真是有,那就是长了一回见识。因为在校园中修建千余米长的“长城”,真是一个前所未有、世界罕见的举动。

有关大学校园怎么建设,见仁见智,至今难说有定论,但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学校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所有的建筑都要为校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服务。既言“服务”,就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越俎代庖,不应单纯地追求出奇制胜。

当然,创新是不排斥出奇的。校园建筑的出奇,既可以有前卫色彩、实验性质,又可以是厚重沉稳、饱含历史的。但所谓“奇”,都应该起码具有唯一性。这个唯一性,指的是建筑本身的形态、风格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而不是指“人无我有”“人有我大”的那种“奇”或“唯一”。

武汉这所高校的问题就在于,相关的领导以为“人无我有”就是“奇”或“唯一”。殊不知,将长城浓缩,充其量只是将仿古建筑硬性地植入校园,它与本学校的传统、学校所在地武汉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毫无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仿造、雷同的创意都不能叫作创新。如果换一所更为富有的高校,主要领导一拍脑袋,动用比武汉这所高校400万元更多的经费,将故宫也浓缩进校园,外加数量可观的仿古工艺品,或更能起到“五洲震荡风雷动”的广告效应,但这究竟是古玩市场还是高校,人们怕是会产生疑问的。

因此,在校园内建微缩版“长城”,只能算是普通的、初级阶段的商业性游乐场式的思维,与高校对具有知识含量的那种创新的追求,实在是南辕北辙。

至于这所高校新闻发言人所说的将“校园长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即使愿望可取,也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作为古迹的古代长城实物具在,其遗址仍绵延千里,谁都有可能、有机会一睹风采,当一回“好汉”,无须先在校园中演习。如果按照校方的这个逻辑,那么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是那些专供拍摄古装电影或电视剧的影视基地了。

校方修建“校园长城”的另一个理由,即“为了健身需要”,则更为有趣。看新闻图片,这座微缩版“校园长城”不仅陡峭,而且相当宏伟,作为健身散步之地,亦可胜任。但花400万元只是为了让师生简单地散步,恐不如多买些运动器材、多开辟些球场更合理。毕竟,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运动较之散步更适合于青年学生,更有趣味性和技巧性,更能体现技术水准,也因为有利于培养竞争中的规则意识而与教育的功能直接相关。

现实地说,大学领导想要有所作为,甚或追求一点政绩,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追求的过程往往是考验审美观和能力的。在二者都需进一步证明的情况下,确实不如征求多数人的意见更可取。

笔者近年来一直提倡在大学中建立协商机制。因为大学从业者毕竟是有知识的,相对而言,也是社会中理性较多、涵养较多的人群,更何况从来都被尊为“教育工作者”,换言之,应该是最具备协商的硬件条件的。如果协商机制不优先考虑教育工作者,让其先学会理性的协商,社会的协商又从何谈起?

其实,这也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现代大学本身的要求,是社会公义在校园里的正常体现。大学从业者需要建立起一个大学共同体的意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权力也要分享并接受监督,这也是大学回归大学的前提。

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在大学教育中,“身教”的作用也远胜于“言教”。设想一下,如果武汉这所高校的主要领导,在确定修建“校园长城”前,在全校广泛征求意见,还会有如此夸张的工程出现吗?学校的事情是共同体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事情,因而与个人的面子无关。即使是从面子上看,如果当初悬崖勒马,又何以会有现在这么多争议和尴尬局面出现呢?

编辑: 黄适标签: 校园建设
最后一刻 降温
苹果“魔力”在消失?部分产品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 外媒:IMF评估后认为人民币今年可能加入SDR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