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专题  >  2015专题  >  徽商  >  爱学习

家长“过度维权”源于“过度教育”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要换班主任,家长向学校提出要有知情权,新班主任必须得让每位家长满意;学生在校内摔倒骨折,从医药费、营养费、整容费到家长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索赔竟达几万元;有家长与学校在孩子教育上有些小纠纷,来校谈话时,公然带着律师和录音笔,要“留下证据日后维权”;还有家长从网上买来“录音神器”,鼓励孩子录下老师讲课,若挨了批评或惩罚,可以抓把柄找学校“理论”或到上级部门投诉……最近记者采访发现,个别家长过度维权的情况偶有发生。(3月26日《解放日报》)

必须承认,学生在学校身心受到伤害,权益受到损害,家长采取正常方式维权,无可争议。然而,学校对学生不可能承担无限的责任,一些家长“漫天要价”式的过度维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均会造成不利影响。至于有的家长利用录音笔等“神器”,监听老师讲课,已涉嫌侵犯了老师的隐私,这显然不是维权,是侵权。

家长过度维权,往往源于过度教育。比如有些家长,几乎从子女呱呱落地开始,就包办了他们的一切。特别是在孩子接受教育阶段,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替他们在每个环节“铺路”,生怕自己的孩子绊倒在起跑线上。这种过度参与的教育方式,虽然在社会上饱受诟病,但丝毫也不影响一些家长过度教育的心态和行为,甚至过度教育成风。而家长过度维权,则是过度教育的极端表现。

必须承认,家长过度教育,是一种非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溺爱到极致的一种表现,不仅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不可否认,过度教育方式,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但同时又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自我锻炼的机会。孩子被父母“规划”着,不仅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担心自己对不起父母的爱,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受挫或就业不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见,家长过度教育,已成为一些孩子身心不可承受之重。

可以预料,当过度教育之风入侵校园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全靠家长过度安排,并被亲情绑架,学生的每一次付出,均会受功利的驱使。特别是,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家长的过度教育不加以抵制和疏导,任其无序发展,这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势必会污染学习空气,甚至会玷污圣洁的校园。可见,无论是过度维权,还是过度教育,均是对学校教学秩序的一种干涉和破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

编辑: 黄适标签: 家长 维权
最后一刻 降温
苹果“魔力”在消失?部分产品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 外媒:IMF评估后认为人民币今年可能加入SDR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