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非线性光学研究获进展 首次观测到光前驱波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日前,中科大史保森教授研究小组首次在非线性过程中观测到光学前驱波的产生,该工作对深入研究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成果3月3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1914年,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和布里渊从理论上开始研究光脉冲的边缘部分在介质中的传播行为,指出边缘部分所引导的这一段瞬态光场称为光前驱,介质对其无法响应。当光脉冲的频谱宽度大于介质的线性吸收带宽时,会出现一个光学现象——光脉冲的低频部分被吸收或延迟,高频部分会直接透射过去,形成光前驱波。
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最近的实验表明,光前驱波可以在线性过程观测到,但在非线性过程中能否观测到前驱波尚无任何报道。史保森小组将磁光阱中制备出的二维冷原子团作为非线性介质,通过非线性过程产生出新的光脉冲。该脉冲的低频成分被原子吸收,而高频部分直接透射出去形成光前驱波,从而在非线性过程中首次观测到光前驱波,并实现了对所产生光前驱波的光学存储
热门推荐
更多>专访74岁的马桶节水器发明者金九皋
泥浆足球中国赛在京开赛
鹤岗旭祥煤矿“7·20”事故:全力救援
《太平轮·彼岸》上映在即 众主创现身发布会
腋毛妹子清纯漂亮走红
迎9·3阅兵式 天安门城楼提前粉刷
法国返还32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举办
驻华使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南京玄武警方正式组建警务无人机分队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模型首次揭幕
山东青岛:动物降温有高招
北工大校花撞脸林志玲
“入伏”第一天全国各地开启烤炉模式
入伏第一天 各地冬病夏治忙 北京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炎热持续三天 四川多地遭遇高温天气 “死海”成“人海”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7月4日—10日
性感女神躺冰块化身美人鱼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