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发展
进入国际市场目标不变
记者:大公成立1年来的发展情况如何?
关建中:以去年7月11日发布的主权评级的标准和这50个国家的信用等级为标志,大公登上了国际评级舞台。
金融危机之后,应该说整个世界都在质疑、批评三大评级机构犯的错误。整个国际社会开始认为原有的评级体系靠不住,要有一个新的东西出现。那么大公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
这一年多来,我们公司的整个发展战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国际化的步子要迈得快一些,要大一些。有很多国家的要员来访,希望大公给他们做国家信用的评级;也有一些商业机构来访,希望我们给他做企业或者金融机构或者一些发债的融资工具的评级。应该说,这些都体现了大公新的评级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所引发的整个世界对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全方位的探索和推动。
去年的11月3日,美联储提出要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大公对此及时地下调了美国的级别,因为他们此举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违约,是在侵害债权人利益,所以我们及时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那几家机构,在这个关键时候保持了沉默。
记者:垄断评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去年曾拒绝大公,否决了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成为美国认定的评级组织的申请,大公此后是否为此再次做出努力?
关建中:去年4月15日,美国证交会曾经拒绝了大公进入美国市场。这个举动实际上是美国政府担心中国这样一个评级机构进入到美国,参与到美国市场信用评级,会向世界发出与那三家评级机构完全不同的评级信息或者声音。这个时候,整个世界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穆迪、标普等机构的评级来对美国进行投资。这将涉及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他找其他理由进行否决。
当然,大公进入国际市场的目标没有改变,我们想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上,可能要进行调整,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独申请进入美国市场。大公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应该与这样一个时代的主流结合起来。我们既是新型国际评级体系的推动者,也是参与者。我们想通过对国际评级体系的改革,参与到国际评级事务中,比我们再次申请进入美国、再次遭到他们拒绝,要好得多,也不会耽误时间。
记者:大公国际化进程有时间表吗?
关建中:新的国际评级体系的建立,按照我们现在的时间表,应该是今年之内,应该能够迈出第一步。第一步是进入欧洲市场,在香港建立我们的海外总部。大公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评级机构,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新的国际评级体系的雏形需要用3年时间能够建成。
记者:作为一家民营机构,目前大公开始盈利了吗?
关建中:我们从去年开始盈利,今年也会盈利,明年也会。我们现在的盈利状况越来越好。除了我们公司内部治理上的好转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整个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对大公来说,国际市场的评级需求越来越大了。
■回应争议
大公在挑战老牌评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