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记者手记:悬而未决的申请

2013-05-14 17:41:17 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当被问及对于中国申请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席位如何感想时,瑞典北极大使以及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Chairman of the Arctic Council Senior Arctic OfficialsGustaf Lind表示无可奉告。当被问及非北极国家的利益在理事会内如何进行考量时,Lind再次推辞,表示不便评论。

Lind的缄默可以理解:任何和中国沾边的事情都不是可以随便评论的——尤其在两天后理事会就应该会对中国的申请作出最后的决定。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的有关人士还是对此表示有所担忧。

“我对于今年的申请结果不乐观,”该人士说,“我不觉得中国在北极还有机会。”

早在2006年,中国就第一次递交了永远观察国的申请。但理事会在后来的会议中并没有对此表态。在今年515日的会议中,理事会将对中国的再次尝试做出最终意见。

随着北极冰块的融化,中国和很多国家一样,都对北极地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20103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Linda Jakobson发表了一篇提名为《中国为无冰的北极做准备》(China Prepares for an Ice-free Arctic)的研究论文,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推到了一个高点。在这篇文章中,Jakobson阐述了中国政府对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立场,同时预估了这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中国政府在关注之下,似乎开始在意北极问题的敏感性。尽管很多学者仍在鼓吹政府应该“抓住北极的机会”,中国政府的官员却采取了低调的态度。目前为止,中国政府没有公布任何官方的北极发展战略。

中国的沉默却没有停止西方评论家们的批评。但对于目前不断试图凝聚自身国际影响力的北极理事会,对于中国的申请,不论如何表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北极冰块的融化,将会有更多的货物通过北极航道运送于欧亚大陆之间。北极航道能够将主要的欧洲港口和亚洲港口之间的航行时间缩短将近三分之一。

因此,中国和日本在北极问题上注定会越来越活跃,两国都在申请永久观察员的席位。而同时拒绝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的参与,只会大大削弱北极理事会的国际影响力。

但是北极国家的担心似乎也不是没有原因。剧英国Economist杂志的报道,中国在格林兰岛的投资或许会将丹麦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要么选择停止格林兰岛利润丰厚的矿业发展,要么就要使自己的劳工法受到冲击。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北极问题上仅仅是一个局外人,而尽管中国刻意保持着低姿态,这样旁观者的地位在短期内可能都不会变化。与此同时——对于Lind而言不幸的是——理事会可能会需要他在面对越来越的问题时,继续保持缄默。

(来源:中国日报 周思谕 编辑:吴允和Mark Hughes 王琦琛)

>>延伸阅读:

北极融冰和中国的开发之旅

北极早已不是不可侵犯之地。早在1920年,人们就已经开始在加拿大的马更些河谷(Mackenzie River)开发近海油井。至此之后,北极地区陆陆续续地开发出400多个石油和天然气田。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高昂的开发成本,航运、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开发北极的步伐一直十分缓慢。

中国航运和石油公司的北极契机

随着北极海冰的融化,中国的航运、造船和石油天然气公司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挪威船级社石油和天然气总裁Remi Eriksen表示。

相关报道


编辑:王琦琛 标签: 北极 商机 中国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