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巴以领导人同期访华 中国积极开展劝和促谈

2013-05-06 14:50:46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中国中东外交:劝和促谈是不变的立场

  李绍先说,中国一直在巴以问题以及其他中东事务中发挥着劝和促谈的作用,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不遗余力。

  安惠侯说,关于巴勒斯坦问题,中国主张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巴以问题的出路。今后中方还会继续本着这样的立场,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与巴以双方关系良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秉持公正、一贯的立场。”安惠侯说。

  李绍先认为,近年来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明显上升,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同中东国家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中东在经历大变局之后,发展对华关系的意愿也日益增强。“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发展,中方也愿意在中东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巴以和谈前景:任重而道远

  从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至今,巴以问题又已延宕20年时间。由于分歧巨大,双方不仅未能签署永久和平协议,就连重启和谈也面临重重困难。

  刚刚访问过巴以两国的吴思科说,他感到巴以双方都有进行和谈的意愿,但在重返和谈的条件上有差距。

  5月初,巴勒斯坦方面表示,赞同阿拉伯国家联盟提出的新倡议,即在巴以双方互相交换少量土地的情况下承认1967年边界基础上的两国方案。李绍先认为,阿盟新倡议与以往的立场相比有所松动,为恢复和谈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绍先认为,过去这些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巴以和谈基本陷于停滞状态,未来重启和谈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巴以双方都必须坚定推进和平进程,将之视为唯一出路;二是国际社会要不遗余力地从外部推动。

  “有利的一面是,国际社会已充分认识到推动巴以和谈的重要性,都明白如果没有巴以和谈,中东动荡就不可能结束。”李绍先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黎明认为,巴以之间的矛盾盘根错节,破解难度非常大,不大可能因为中方劝和促谈而一蹴而就,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所持的积极态度,对解决巴以冲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吴思科表示,对于巴以双方在重返和谈的条件上的差异,中方首先会为双方恢复谈判创造合适的气氛,让双方谈起来。“谈判,才是解决双方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琦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王琦琛 标签: 领导人 巴以和谈 访华 国方案 巴以问题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