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实战 发动机冷却系不完全手册
● 水温高怎么办?
☆ 延缓熄火,打开空调(暖风),切记不要贸然打开水箱盖。
说了这么多水温高的原因,不过这并不能避免水温高的发生,当出现水温高甚至“开锅”时,你该怎么办?切记不要马上熄火!
立刻熄火是当出现水温报警时司机朋友下意识的动作,但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真的有待商榷。当冷却液已经出现了沸腾(开锅),这就说明冷却液的降温能力已达到极限,发动机的温度已不受冷却系统约束,即便如此,要是你在慌乱之中关闭了发动机,这就好像是骤停的心脏再也无法让血液在体能完成循环一样,沸腾状态的冷却液也会停止流动(对于大多数发动机而言,水泵是靠曲轴来带动的,装配了电子水泵的发动机会稍好些),此时,发动机虽然已经停止了工作,但过高的温度依旧使其难以承受,而如果我们能让发动机在怠速的状态下运转一会,不断循环的冷却液或多或少都能为降温做些贡献,以减轻高温对发动机的影响。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别忘了关掉空调的制冷。
也万万不可贸然去拧发动机舱里的储液罐,即便它像个愤怒的公牛一样向外喷着淡淡的白雾,否则,后果真的要比那些在奔牛节上被牛角挑飞的路人还糟(系统内积聚了大量的气体导致内部压力升高,一旦你打开储液罐的密封盖,高温液体带着热蒸汽势必会像喷发的火山一样,别忘了沸腾的冷却液温度一定超过了100℃,再加之热蒸汽)。
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暖风水箱吗?其实它是个演员,散热器算是它的原名,不过,它始终饰演着暖风水箱的角色,在水温高的背景下,是时候让它本色出演了。希望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我的意思是,在水温高时,你可以打开空调的暖风并将风力调制最大,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冷却液降低温度。别忘了打开车窗,即便如此,这也会让车里的乘客犹如被深度烘焙一般。
● 水温真的高吗?
相信大家看完了李师傅这篇“谬论”后对水温的问题变得敏感了许多,不过,我劝你还别把自己当专家,这里的门道真不是这洋洋洒洒几千字可以说透的,为了让你更加信服,我再给诸位讲个段子。
基于对自己爱车的了解,大多数车主都知道水温保持在什么样的范围是正常的,直到有一天,你发现那根红色的指针不再停留在你所熟悉的刻度上了,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一定是水温偏高,同时,脑袋里还浮现出了几种导致水温高的可能,事不宜迟,赶紧把车开到修理厂去,并祈祷着可别把我撂在半道儿。
恰巧,你信赖的修理厂对你的推断也表示了认可,便很快地执行了相应的维修方案。结果你也能猜到了,就是钱花出去,事并没办妥。这就是腐朽的经验主义啊。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用检测电脑读取出发动机水温信息(发动机收到的水温信号与仪表板的水温表所显示的信息并不是由一条线路提供,所以,存在信息不一致的可能),以此为依据,再通过检测电脑来查看仪表板的信号是否与之匹配,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许就会发现“水温高”的根源。
● 机油散热器引发的“血案”
碰上这种事真是“杯具”,当你在开车时(多半发生在启动发动机不久之后)发现发动机灯、机油灯、冷却液警示灯……它们就像串通好了一样瞬间从仪表板上突显了出来,这时,你就要把彻停在一个不碍事的地方了(红色的机油灯亮起说明润滑系统存在的故障足以致使发动机出现严重的损伤),掏出手机,给道路救援打个电话说清楚你的位置,随后可静观其变。
接下来要为大家描述的内容可能会让诸位产生不适,饭前饭后的慎入啊!
问题就出在机油散热器这,其内部出现了破损导致水道和油道相通,但由于润滑系统的压力大于冷却系统的压力,所以,机油会蹿入冷却系统中与冷却液混合,润滑系统内的机油量不断减少直至影响到润滑压力,此时,机油灯便开始报警。而掺了机油的冷却液也好不到哪去,机油和冷却液的混合物会呈现出暗黄色并变得十分黏稠,流动性自然也大不如前,在水泵的搅动下,“芝麻酱”会扩散至整个冷却系统内部,至于发动机冷却降温,想都甭想了。
这种问题解决起来还真挺棘手的,首先,要确定是机油散热器内部出现泄漏后(有些车型的自动变速箱散热器则集成在水箱上,那里出现泄漏后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可通过油尺检查液面高度来确定)再对它进行更换,接下来还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对系统内部进行清洗,以保证污物彻底被排干净,最后,将新的冷却液顺着储液罐加入到系统中,通过发动机的运转来带动水泵使冷却液各就各位。在这个过程中,排气是个很重要的细节,这便引出下面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