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今年洪灾可能重于去年 不排除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可能

2012-06-03 15:20:00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备汛不可掉以轻心

防汛工程体系仍有不小差距,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成为明显短板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大江大河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但与面临的形势、要求和任务相比,防汛工程体系仍有不小差距。其中,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成为防洪体系中明显的短板。

记者在安徽采访时了解到,其境内的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共有一级支流63条、二级支流143条,大部分支流尚未经过系统治理,整体防洪标准较低。绝大多数堤防堤身单薄,堤内侧坑塘成片,堤基堤身渗漏严重;穿堤建筑物老化严重,病险隐患较为突出。“这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由于防洪标准低,一旦发生大水,可能会有险情发生,”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徐英三说。

小型病险水库安全度汛也让人担忧。目前仍有部分中小型水库未完成除险加固,仍在带病运行。尤其是一些影响交通干线和城市安全的中小型病险水库,一旦发生垮坝事故,将造成严重灾难。“珠江已建的各类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工程质量较差,且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老化,隐患多,特别是小型水库安全状况堪忧,”珠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赵晓琳忧心忡忡。

同样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山洪地质灾害。我国山丘面积大,且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后救助能力薄弱,易遭山洪灾害袭击,每年因山洪灾害死亡的人数在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中均占相当高的比例。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力度,大大减轻了人员伤亡。维安村位于广东省怀集县岗坪镇西部。长期以来,山洪灾害一直是困扰怀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针对山区基层防灾能力薄弱的问题,怀集县2011年启动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推出了“五个一”工程,即县里建设一个预警系统,每个镇建设一套视频会商系统,每个易灾自然村配置一个铜锣、制定一个操作预案,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化的山洪防御体系。“有了先进的防御体系做支撑,山洪来时,我们就能及时预警,大大减轻老百姓的损失,”维安村防汛指挥所长莫真翁说。

但是,眼下不是所有山洪灾害多发区的老百姓,都能像怀集县这般幸运。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防治措施不够有力,个别省份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有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很低,很多地方都未落实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山洪灾害依然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

此外,由于去年以来各流域省份都经过市县乡三级换届,干部变动相对较大,有些新任领导干部还缺乏防汛实战经验,虽然各地都进行了相关的汛前培训,但是能否真正进入角色,熟悉基本情况,做到科学决策,有效应对,将是影响防汛效果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很多流域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生全流域大洪水,一些干部群众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懈,一旦发生大洪水,也是极大考验。

来源:人民网       编辑:许婧

相关新闻:

甘肃“5·10”特大冰雹洪灾见闻与反思

周强:强化预警预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云南汛期:昆河线防洪看守、加巡点增至32个

贵州切实做好防洪抗旱工作保安全保民生

郑州铁路局多措并举 筑牢中原铁道“防洪堤坝”

 

编辑: 许婧 标签: 国家防总 洪灾 降雨 流域性大洪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