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今年洪灾可能重于去年 不排除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可能

2012-06-03 15:20:00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抵御洪灾有底气

水利工程挑起大梁,水文测报、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等已就绪

宁可备而无汛,不能汛而无备。面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我们的应对能力如何?

水库和堤防是防汛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建成江河堤防近30万公里,水库8.78万座、总库容7162亿立方米,重点蓄滞洪区94处,同时,对一大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说。

“大工程”挑起防御洪灾的大梁。三峡水库是长江的核心防洪工程,去年汛期三峡水库先后进行了4次防洪运用,累计拦蓄洪水约280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根据今年水雨情具体情况,长江防总已要求三峡水库从5月7日起每日均匀消落0.5米。”吴道喜说,预计三峡水库将于6月10日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腾空防洪库容。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担负防洪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绝大多数水位均已位于防洪限制水位以下,全力迎战可能发生的洪水,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洪涝灾害面前,各流域的应对不仅有“大手笔”,更有“细致活”。

水文测报是防汛的耳目,随着汛期的来临,水文人更加忙碌。5月20日,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气象预报处的办公室里,预报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分析刚刚收到的数据。“我们负责接收全流域1600个水情报汛站的信息,预报覆盖面积达到了140万平方公里以上。”预报处副处长郑静说,目前已形成基本控制长江全流域的水情监测站网,30分钟内就可搜齐整个流域的信息。“随着气象卫星、雷达等高新技术的应用,预报精度也在提高。以汉口站为例,3天内水位预测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

抗洪救灾,充足的物资储备是基础。去年,国家又增加1亿元的中央防汛物资储备,使其总额达3亿元。“抗洪抢险物资已准备就绪,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发运,参与全国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5月22日下午,在位于肇庆市鼎湖区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广东省三防物资储备中心主任李荣利说。

走进仓库,只见木桩、照明灯、土工布、发电机、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排水抢险车、水路两栖救援艇等各种防汛抢险物资一应俱全,很多物资都已完成了打包,装上了指定的拖车,一旦有抢险立即就可调拨出库。不仅物资储备充足,相应的调运预案也一应俱全。在汛期来临前,广东三防物资储备中心专门编制了3本工作手册,囊括了物资储备管养、调运预案、抢险救灾调运线路、防汛和气象水文常识,详尽而实用。“只要有需要,我们就能用最短时间将物资运达目的地,保证救灾工作顺利展开”。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抢险队。随着汛期的来临,各流域也加强了防汛队伍的培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5月19日上午,淮河蚌埠闸枢纽工程的水面上,一场防汛抢险演练正在进行。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水上抢险分队队员驾驶的6艘冲锋舟斜刺而来,一会儿人字形突进,一会儿呈S形穿越障碍,快速、准确、安全地驰抵预定目标,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搜索、施救、打捞等演练项目。“进入汛期后,这样的演练我们经常进行,以此来锻炼队伍,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水平。”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局长张峰说。据了解,目前安徽省124支防汛专业抢险队、2.2万名抢险突击队员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准备。

编辑: 许婧 标签: 国家防总 洪灾 降雨 流域性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