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周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按计划还有不到48小时就要落下帷幕。目前,大会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美国被普遍认为阻碍谈判进程,并引爆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激烈交锋。
绿色和平组织资深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9日在会场向记者透露,9日凌晨2点左右,前一天的谈判才基本结束。中国等很多国家的谈判代表都磋商至很晚。9日当天,包括联合国机构、美国等在内的多场记者会被取消,也显示了谈判的紧张状态。
印度环境和森林事务国务部长拉梅什对本社记者简单表示,谈判比较紧张,正在谋求共识。欧盟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在受访中也只是重申欧盟立场,对于谈判进展缄口不言。
本社记者已经获得了多份大会主席主持编纂的谈判案文草案。草案体现出目前谈判的胶着,在《京都议定书》等关键问题上依旧没有突破性进展,很多项目已直接标明“留待明年解决”。
发达国家的立场没有明显松动,特别是美国的态度甚至有所倒退,是目前会议遭遇阻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欧盟方面虽然呼吁各国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立场迟疑不定,同时对提高减排目标的态度比较暧昧。
政府间组织“南方中心”执行主任许国平(Martin Khor)对记者表示,大会应在三个方面取得成果: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应明确支持履行第二承诺期;气候资金应当建立;技术转让问题应当取得进展。他指出,资金问题最为关键,本次大会最需要“建立气候资金”的表态。
许国平认为,至于资金的细节,可以留到南非大会去谈。但他强调,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问题上有很多关键细节有待澄清,例如这笔钱具体如何分配,以及哪部分资金是按照有关协议原则属于新创立和增加的部分。
而美国在拒绝提高本国减排目标、置身于议定书之外、也无国内立法的情况下,却大肆指责其他国家做得不够,阻碍关键问题达成协议。这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公愤。主要非政府组织已将美国纷纷列为阻碍大会达成成果的罪魁祸首。
李雁对记者表示,目前的谈判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外界之前普遍认为能够取得成果的气候资金问题上,遭遇了来自美国的阻挠。
李雁说,美国主要是对气候资金的管理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分歧。她表示,美国主要还是想争夺这笔资金的“发言权”,拒绝将资金置于联合国系统的框架下。另外,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美国的态度也有很大保留,和发展中国家的预期有不小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因美国而扩大。
本次大会遭遇阻力,主要还在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大会开幕不久就被日本强硬否定,不仅毒化了坎昆会场气氛,给明年南非大会投下阴影。
(来源:中新社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