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早上,京都议定书工作组(KP)和长期合作工作组(LCA)分别公布了两份文本,也是最后交给各国部长讨论的文本,这份文本在关键议题上遗留多个选项,比如在“透明度”问题上。
目前各方对这两个工作组的案文基本反映不一。挪威总理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昨天早上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会议已经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协议基础上取得进展。
谈判的真实进展程度如何。昨天本报专访了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黄惠康,他谈及坎昆遗留最大问题仍然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双方在“透明度”原则上有共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透明度”是去年和今年美国代表团提得最多的问题,能不能请您再完整地阐述一次中国的透明度立场。
黄惠康:在透明度这个议题上,其实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而且是公开的,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发达国家减排情况和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援助情况要接受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发展中国家接受外界援助要MRV,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行动只涉及到ICA(国际磋商与分析)。两者很不一样,ICA本身是建立在增加互信和信息交流基础上的,而MRV是检查和核查,是法律的强制行为。
所以中国的第一个观点,透明度首先是针对发达国家,第二个观点,中国在透明度原则的问题上并不存在困难。现在双方在透明度的原则上有共识。我们也同意在坎昆先把原则性问题确定下来,然后再起草具体细节规则。
南都:MRV在京都议定书上有规定,我看到ICA在这个新的文本里也有提及,还留下了选项。到了坎昆,关于透明度谈判的进展,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黄惠康:其实和透明度有关的MRV和ICA问题,从巴厘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协议,基本上已经有一个框架了。我们现在只是要把这些国际磋商与分析的逻辑理顺、把使用的对象、范围、规则描述清楚。
南都:记得是在哥本哈根透明度被特别地提出来,之前没有人提透明度问题,后来美国代表团提出了这个问题。
黄惠康:美国以为我们透明度是个问题,但其实我们并不存在问题,西方国家和我们交流后,也发现我们并没有那么反对透明度。
最大问题仍是京都议定书
南都:您认为,如果透明度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了,目前的谈判进程里面,还遗留什么问题吗?
黄惠康:主要是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这个是最大的问题。其他的都和这个挂钩,坎昆要达成的是个一揽子协议,如果没有第二承诺期,就意味着整个会议不会出现圆满的结果。
南都:抛开那些不要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不说,坚持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国家中,似乎也存在观点上的差异,欧盟和小岛国似乎都对京都议定书不够满意,认为还不足以达成减排目标。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支持京都议定书的国家里的出现的不同诉求?
黄惠康:这个就是所谓的环境整体性,他们认为所有国家都要承担责任。但我们认为,京都议定书就是京都议定书,所谓的环境整体性要通过其他办法来解决,除了京都议定书,还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美国也在公约底下,可以让它接受可比的减排义务。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要国内自主减排,这就可以达到平衡。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