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欧用爱煮咖啡
[ 2007-11-16 15:4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和星巴克相比,迪欧咖啡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尽管相比前者晚了30年诞生,但迪欧只用了6年时间,便在全国近百个城市拥有了300多家连锁店,把星巴克远远地撇在了后边。

在最新的中国连锁餐饮业排行中,迪欧的企业规模位列第16名,成为连续三年的“中国优秀特许品牌”得主;还连续被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位列休闲餐饮第一。

迪欧短时间迅速扩张的秘密何在?

这得从它的执行副总裁杨晓兰说起。

与咖啡偶遇

出生于上海的杨晓兰从美国南加州大学MBA毕业后,去了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每天的工作,便是为许多国际知名的连锁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和特许经营方面的咨询。忙碌之中,每天的咖啡时光成了杨晓兰生活的一部分。

有一天,杨晓兰接到了一个上岛咖啡连锁公司大股东王阳发的电话。原来王阳发因为与上岛咖啡的其他股东在经营思路上出现分歧,自己另立门户,创建了迪欧咖啡。面对星巴克和上岛咖啡这两大竞争对手,王阳发知道,想要寻求更大的市场扩张,迪欧急需特许经营方面的专业管理与策划人员,杨晓兰就在这时走进了他的视线。

虽然身处国外,但是爱喝咖啡的杨晓兰,一聊起国内咖啡餐饮业的市场就收不住了:尽管喝咖啡还远未成为国人的消费习惯,但人均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并且这个增幅会越来越大,为咖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间。

而迪欧准备开展的差异化经营思路恰好与杨晓兰不谋而合。

“迪欧出于上岛,起点就要在它之上,在规模、装潢、服务、产品与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更上一个档次,才能突出特色和优势。”杨晓兰说起来头头是道,让王阳发吃惊不小。

那一杯咖啡,两人从中午喝到天黑,经营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在咖啡的香醇中,杨晓兰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方向,不久就披上了迪欧执行副总的“战袍”。

把咖啡馆开得像酒店

正如王阳发所期望的,2004年杨晓兰正式加盟迪欧以后,迪欧咖啡在迅速扩张渗透的同时还保持了相当的个性。

当迪欧咖啡北京广外店开设之后,这幢三层的绿色小楼曾遭致很多人的议论,“哪有这么大的咖啡馆啊?”“这么大,是个酒店吧?”

走进迪欧,千余平米的营业面积,毕加索壁画、暖色调的木质和布艺流苏相接……用装饰、音乐、灯光精心打造出经典的“欧陆怀旧风格”,带着淡淡的怀旧气质,含蓄而不张扬。足够大的门店面积,尽情体现巴洛克风格,突出情调和文化氛围……

迪欧的顾客多来自社会中高阶层,大多为30岁以上的白领及商务人士,他们通常有稳固的事业基础和不错的经济能力。对他们来说,驱车前往一个不算太远的地方享受清静,比在闹市中央喝一杯快餐式的咖啡要有情调得多。这可能就是成功人士的隐贵情结吧。所以,迪欧城乡结合的选址也常常让咖啡业同行大跌眼镜,这也是迪欧差异化经营的表现之一。

“为了要求员工服务在客人开口之前,我们撤掉了顾客座位边原来设计的服务铃,用一颗主动关怀的心、一个低声的问候、一个轻柔的手势,为顾客品尝咖啡、享用餐点营造出一种尊贵又不失亲切的感受。迪欧期望打造的是五星级的服务风范。”杨晓兰解释说,迪欧持重、稳健的风格与细腻的人文关怀正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除了咖啡吧台以外,迪欧另辟专业化厨房,为客人提供美味的餐点。菜单上牛排、水果、汤面、菜粥无所不有,充分融合了咖啡厅、西餐厅、茶餐厅的功能。“迪欧的差异性恰恰体现在它的包容性。”杨晓兰说,迪欧开创了中国式的咖啡文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