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的“动荡年代”
[ 2007-10-30 15:2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格林斯潘出书了!

这个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货膨胀型”奇迹的“经济沙皇”,这个素来以惜字如金著称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为了推广他的自传《动荡年代──新世界中的冒险》。自9月17日新书发售至今,格老公开讲的话大概比他在任18年美联储主席时说的总和还要多。诚如他自己宣称的:“我非常高兴不必再费尽心思想出官方陈词来应对各种事情,终于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格林斯潘一改以往的措辞含糊不清,对书中涉及的诸多事件与问题出人意料地一针见血。更具戏剧性的是,在评价与他接触过的历任美国总统时,他更是毫不留情。

在美国的金融界,曾经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而这一次,格林斯潘回忆录的出版,又向世人证明:即便是离开了美联储,格林斯潘依旧“一言九鼎”。

“浴缸自传”

在任时的格林斯潘有过如此的名言:“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

因为格林斯潘的每一句话,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举足轻重,过大的威力让他刻意含糊其辞,就连克林顿都曾这么评价过他:“每次我们都不知道格林斯潘要讲什么,事实上他讲完之后,我也不知道他讲了什么。”

尽管如今已不再位高权重,格老的言论依然是字字千金。这本新出的自传还没来得及上市,培生集团旗下的企鹅出版公司便支付了高达800多万美元的稿酬,是出版界标价最高的自传之一。此书刚刚上架一周,销量就高达12.9万册,在亚马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荣登榜首。

而这本赢得巨额稿酬的回忆录几乎是格老在浴缸里完成的。这不是为了效仿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浴缸里的灵光乍现,而是因为格林斯潘在上个世纪60年代背部受过伤,养成了每天在浴缸泡澡的习惯。他自己则说,长时间泡在热气腾腾的浴缸里,不仅能够解除病痛,而且能让自己才思泉涌;还戏言道,如果能发明一种能够在水里写作的笔和纸,那对他的助手来说将是一大好事,不用再去整理那些湿漉漉的手稿了。

就是这部“浴缸回忆录”,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石油,还是萨达姆?

首先让世界媒体为之一震的是格林斯潘对于伊拉克战争的评论:“我感到难过的是,(布什政府)在政治上不方便承认众所周知的一点: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

虽然美国是为石油而打响这场战争的论调并不新鲜,但是从执掌美联储18年之久的格林斯潘口中说出,颇具深意也颇惹争议。有美国媒体评论,格林斯潘这次立场鲜明地站到了布什政府的对面,将有力地鼓舞反战的左派人士。也有评论者认为美国政治的活力正是源于它的多样性,格林斯潘只是倾向于反对大政府的自由派,而战争正是大政府行为中最糟糕的一项。许多支持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政治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财政利益为转移的。更有学者做出大胆猜测,认为格林斯潘此次“失言”,只是美国“弃卒保车”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为布什政府从伊拉克撤军铺好台阶。

不管各方的观点如何针锋相对,做出最大反应的还是被格林斯潘言论震动的白宫。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表达了对格林斯潘 “尊敬”的同时,否认了格林斯潘的指责。盖茨说:“在1991年发生波斯湾战争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指责,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格林斯潘书中的一席话究竟言为何意,最终还是他自己站出来做了回应。9月15日,格林斯潘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访问时说:“我不是指那是政府的动机。我只是说,若有人问我是否除掉萨达姆,我会说那是必要的。”他澄清道,在美国政府于2003年发动战争之前,自己曾告诉白宫,要保障全球石油供应,除掉萨达姆是“必要”的。支持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确实是出于经济考量。格林斯潘说:“我的看法是,萨达姆在执政的30年里,很明显地正逐渐控制霍尔木兹海峡。那里每天有1700万至1900万桶石油过境。” 而他认为只要石油供应稍有中断,就会造成油价高达每桶120美元,这将造成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因此,除掉萨达姆是“必要的”。

格林斯潘还说,当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他和总统布什一样,相信伊拉克藏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因为萨达姆表现得很鬼祟,好像尝试保护什么东西。”采访中,格林斯潘明确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他残酷地想拿走世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对于全世界来说是比伊朗大得多的威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