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洋快餐叫板的功夫小子
[ 2007-10-18 16:5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麦当劳”的企业是谁?

——“真功夫”。

与洋快餐比拼,是众多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盘恒多年的心结,但往往制肘于三个软肋: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品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如今真功夫的创始人蔡达标却打破了这个局面。

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众多繁华地段,真功夫的店面紧紧地“贴”在离肯德基、麦当劳不到50米远的地方,与之“叫板”的意味甚浓。前不久,曾投资过网易、娃哈哈的今日资本集团也相中了真功夫,为其注入逾1亿元的风险投资。

广州高盛大厦16层,记者见到蔡达标时,他刚从会议室出来。谈及眼下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商人气息很浓的广东人嘴角微微上扬:“作为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让人们吃上安全和营养的食品是我们最基本的宗旨,甚至,我们做得比一些洋快餐都要好!”

就当人们呼吁通过“标准化”管理食品质量的时候,蔡达标和他的真功夫已经走到了前面。

“功夫”源自麦当劳神话

走进真功夫,窗明几净。服务人员统一服饰,面带微笑,店面色彩明快;原本中式快餐店中不可缺少的厨师、菜刀和炒勺,在这里难寻踪影。从顾客点餐到取餐,麦当劳的规定时间为60秒,蔡达标要求真功夫缩短到80秒。

似乎一开始,蔡达标就和洋快餐较上了劲,而建立一个中式快餐连锁的构想,早在他上中学的时候,便已经萌发。

那时的蔡达标喜欢看一些成功人物的传记。有一次偶然看到《麦当劳的神话》,它以漫画配文字的形式,描述了麦当劳靠着标准化在全球扩张的神话。蔡达标百看不厌,每次看得入神,就会想象也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餐王国。

上世纪90年代初,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店在深圳开业,蔡达标第一时间赶去品尝,眼看着人潮把麦当劳的店铺都快挤破了……这深深地刺激了蔡达标的经商神经,当时还是高二尖子班班长的蔡达标坐不住了,向父亲借了4万元的创业资金后,毅然退学。

毋庸置疑,蔡达标选择了快餐业,主推“蒸品”。在广东人的饮食文化中,蒸出来的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食物的营养。蔡达标抓准了这一点。1994年,蔡达标的“168蒸品快餐店”(“真功夫”的前身)在东莞长安镇的国道边开业了。店面很小,员工也只有4名,蔡达标自己当起了跑堂。

小店的“蒸品”注重真材实料、美味营养。很快来此用餐的香港货车司机络绎不绝,卡车在国道边上排成了长龙,“168”也因此名声大震。

但这离蔡达标的“麦当劳王国”还很遥远。书上的标准化模式运用到实践远没有想象的简单,连开了三家分店之后,标准化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在一番细致的市场考察后,蔡达标发现,西式快餐的食品缺少营养,但有着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中式快餐虽然菜式多样,但几乎没有标准化管理意识。市场告诉蔡达标:把营养健康与快餐标准化结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做到行业第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