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走过水下考古20年
[ 2007-08-15 16:47 ]

第一次探摸“南海一号”

1987年,张威接待了广东省救捞局的一位海上工作人员,他向张威讲述了 “南海一号”现身的经过:

“1987年8月,我们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一艘17世纪荷兰沉船时,意外发现了另一艘古沉船。当天,英方一只1吨多重的钢铁抓斗,在沉船上乱抓一把,然后举起。我们一看都惊呆了——里面竟有200多件中国瓷器和金属器具,可惜瓷器全被抓碎了。兴奋不已的英国人仍想继续放抓斗打捞。见状,中方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英国人的打捞行为才被制止。”

当这名工作人员把从沉船上捞出的瓷器碎片拿给张威看时,张威立即意识到了这艘沉船的分量,他相信这艘沉船极有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可当时,水下考古中心还没有能力进行水下考古作业。1988年,张威开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从省级文物部门中挑选人员,组建了国家水下考古队。第二年,他被派到美国,师从“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

1989年11月,“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南海的这条沉船进行勘察,并将其命名为“南海一号”。这也是张威首次在水下触摸到“南海一号”。他们先用声呐仪器进行扫测,在可疑区域投下浮标。张威沿着水面浮标绳拖坠下来的定点标志,潜入海下。在黑暗的海水中,他只能依靠被海水放大的呼吸声和吐出的气泡位置,感知方向和同伴之间的距离……

“突然,我感觉手碰到了一个凸起物,表面很粗糙,但不是礁石。我用自己的手臂量了量,大约高出海床30厘米。接着,我又摸到了一块硬物,感觉像是一片船板,这时我断定那块凸起的东西应该就是沉船的凝结物。”张威向记者描述道。

事实上,张威摸到的就是“南海一号”的船板。那次调查中,一位日方队员以类似的方式,摸到了一小块刻花瓷片。或许是觉得打捞的希望渺茫,日方没有继续和中国合作,张威也缺乏相应的资金和人手,无法独立下水作业,因而他在《南海沉船的发现与预备调查》报告中写下:“一块瓷片,一片船板,面积约1平方米、高约30厘米的凝结物”。寥寥数语,便是此后10年间“南海一号”的仅有资料。

用生命拯救水下文物

在中国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历史上往来于沿海口岸的各国商船帆樯林立,有报道称仅在南海就有2000多艘古沉船。十几年过去了,张威的水下考古队员也增加到近40人。在这期间,他们对“碗礁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多艘古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南海一号”却成为他一桩沉甸甸的心事。

2001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获得香港水下考古协会赞助的120万港元时,张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海一号”。他的这一计划立即得到多方支持。香港赞助方找到了1987年发现“南海一号”的英国船员,从他手中买下当年的定位海图交给张威。

茫茫的海面,没有任何参照物,即使有定位海图,张威和队员们在水下探查了一个月仍毫无发现。由于这片海域泥沙含量高,10年时间海底早已是另一番样貌。就在赞助费快用完时,水下考古队一位叫崔勇的队员在水下意外摸到了一块凝结物(只有沉船上有这种凝结物),又在凝结物上找到了一枚青白瓷片。这枚小小瓷片如同“南海一号”的DNA,靠着它,张威振奋地告诉大家:“找到了!”

2002年,水下考古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张威终于能组织对“南海一号”的大规模考察和局部打捞。2002年3月,当张威和其他队员凿开一个窗口进入船内时,他们惊呆了: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就捞起了4000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当他们将几千件宝贝小心翼翼地带到水面上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是滋味,又想大笑,又想哭一场!”

然而,对沉船船体的勘察难度却远远超出了张威的预期。在22.4米深的海底,能见度最好时,队员也只能看到眼前1米多的范围。他们只能凭触觉判断形状和方位,回到船上再凭记忆绘图。

险情是工作常态。“当一个人潜到20米以下时,就会从气瓶的压缩空气中呼进越来越多的氮,引起氮麻醉。人舌头发麻、神志不清、判断力下降,就像喝醉酒一样。” 张威向记者解释说,这种轻微的醉感在陆地上可能无足轻重,但在海底则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可以说,我们的考古队员是在“拿生命拯救文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