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各国与利反对派秘密制定“后卡扎菲时代”计划|误闯新西兰水土不服 迷途帝企鹅被送医治疗|英国孩童造型交通桩眼神幽戾 吓坏过往司机|
环球在线>要闻
中国日报:“建设和谐、富强的新辽宁”系列报道
2007-06-29 18:49:1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系列报道之一——辽宁棚改工程:让贫民窟难题成为历史

(《中国日报》记者 周黎明)杜甫名言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于2005年前后生活在辽宁抚顺莫地沟的居民,这不是一句流芳千古的诗,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日报:“建设和谐、富强的新辽宁”系列报道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仅12天的李克强来到抚顺莫地沟棚户区,拜访了王淑贞老人。一年后,王淑贞在她崭新的套房里回忆起书记访贫问苦的那一刻。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上任才12天,便冒着零下29度的严寒,来到了这个连汽车都开不进的社区。年久失修的破败棚户以及棚户内居民的艰难生活,使他深为震惊。一间间狭小简陋的棚户,根本无法遮风避雨,屋内的温度跟室外相差无几。他目睹一位老太太裹着棉被呆坐在床上,看到一家六口挤在一个二三十平米的陋室中,两个儿子都已失业。李克强对大家说,政府有些困难,但咬咬牙可以挺过去,可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百姓,有些困难靠他们自己是熬不过去的。他说:"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搬出棚户区!"……更多内容

系列报道之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帮人帮到家

(《中国日报》记者 赵焕新)这是一组略显枯燥但却富有人情味的数字:2005年初,辽宁城镇入户调查发现,全省共有14.3万户零就业家庭,但到年底这些家庭中共有17.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去年又产生了3.6万户全家无人就业的家庭,政府又给其中的4万人安排了工作;而在今年年初,这样的家庭只产生了540户,可是在产生后的20天之内每一户至少有一名成员找到了工作。

记者日前在辽沈大地采访时,遇到了两位曾经是零就业家庭的人员,听他们讲述了实现再就业前后的个人经历。……更多内容

中国日报:“建设和谐、富强的新辽宁”系列报道

开发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也方便了群众生活。图为阜新市西山街道组织"4050"人员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系列报道之三——长兴岛:载着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梦想起飞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前景诱人

(中国日报记者 吴勇)这里是中国最庞大和繁忙的港口之一。排着长队的船只在岛的西南角等待装卸货,龙门吊井然有序的把货物搬上搬下,码头上卡车有序的来往穿梭,把货物运到离港口附近的铁路站口。

往里走上几公里远就是布局规整的工业园区,有大型造船厂,石化基地和机械加工厂--这里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船只建造基地。……更多内容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上火”竟会隐匿癌症?
能很多人都有过口角生疮、口腔溃疡的“上火”经历,大多数人对此都不以为然。 >> 详细

论坛
全球三十位最性感女人/图
去国外旅行不是大多数人能经常办到的事,因此我们只能在家里想象一下那些异国美女们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